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已经毕业工作好几年,是一个公司的小白领,过着不差钱的生活,有房有车。
他曾经有一位很爱他的女友,对他非常照顾,全身心投入。为了能够在一起,她辞掉家乡的工作跟他一起到了沿海,开始一起奋斗。
虽然生活伴随着一些小甜蜜,但他过得并不开心。他总是对其他朋友说,自己的经济压力太大,给不了女朋友什么,等到有钱了就好了。其实,他的女友并没有那么在意要有多么丰富的物质,两个人在一起,就非常满足。他的这些不安常常传染给女友,他总是想多赚钱来补偿自己的所谓的“给不了女朋友什么”,却没有珍惜和女友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
过了几年,他终于赚了一些钱,买了房,也买了车,可女朋友却离开了他。他说:她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陪伴着我,但当我终于有了一些积累的时候,却没有办法去照顾她,这是一辈子的遗憾。
有钱了真的会好吗?
小时候,我的爷爷奶奶经常跟我讲,她们年轻的时候,公社集体生产,吃大锅饭。自己不允许有私粮,更不允许自己生火做饭,一经举报或者被发现,后果相当严重。在那个年代,家里孩子比较多,可孩子没有办法去田地劳作,分的饭就非常少,大人都饿习惯了,可孩子们怎么办呢?饥饿在他们心里是刻骨铭心的痛。
那个时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想有钱了就好了。有钱了才能不挨饿,才能活下去。有钱了,我就可以早点让爷爷奶奶享福,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大约初中的时候,家里面早已不存在吃不饱的情况,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但是那个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出去打工,有的还当了小老板,我的爸爸妈妈却一直在家里务农,经济收入很少,却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在村里面,我家算是比较抬不起头的人家。他们经常跟我讲,孩子,有钱高三辈,没钱就会被看不起,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挣到钱了,让那些瞧不起的人看看。
那个时候,我想有钱了就好了。有钱才能抬头挺胸,才能撑直腰杆,才能为父母争口气,让父母活得有尊严。
现在,我已经成家立业,有稳定的收入,有满意的住房,也有不错的小车,也不差尊严。但是,我还是想更有钱。在业余时间,我密切关注各大城市的房产,想多买下几套所谓的固定资产。我也紧紧盯着基金和股市的动荡,进进出出,我的心情也像这些动荡曲线一样,起起伏伏。
有时候,我也在想,对于我这样的中产阶级来说,生活无忧,但似乎也并不幸福。为什么没有应验那句:有钱了就好了?
你是否有发乎于己的自我价值?
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都来自于不同的方面。有些自我价值来自自己的能力,有些自我价值来自家庭的幸福,有些自我价值来自他人的认可,有些自我价值来自物质的丰富。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必须得有发乎于己的自我价值。
发乎于己的自我价值也可以叫做稳固的自我价值。这部分自我价值来自于自己对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与钱的多少,与地位的高低,与外界的评价无关。
与之相反,心理学家Crocker和Wolfe提出了不稳固的自我价值。这样的自我价值是依附于自我之外的,具有领域特殊性,取决于特定的他人和生存的环境。
比如在亲密关系里面,有依附于亲密关系的自我价值。有些人谈恋爱,在关系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自己对对方全心全意,但爱和恨全由对方操纵。在这样的关系中,由于对方占据了自己的大部分世界,自己的很大一部分价值感便只能取决于对方高兴还是不高兴,自我价值极不稳定。这样的关系极不健康,也很难长久。
发乎于己的自我价值和诉诸于外的自我价值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价值。但是每个人这两部分自我价值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为了别人而活,为了为父母争气,为了让对方过得更好,为了让别人看得起,为了前呼后拥、万人敬仰。这些自我价值都是脆弱的。有些人虽然也有不稳固的自我价值,但是他们的相当一部分自我价值是独立的。即便,千金散尽,人去楼空,门庭冷落,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成功的,是可爱的。
你是追求自我成长还是逃避不安?
不同的自我价值,让我们去追求不同的东西。
动机领域有一个理论叫调节定向理论。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特定的方式或倾向,即调节定向。调节定向理论把人的基本倾向分为两种,一种是与
自我成长相关的促进定向(promotion focus),一种是与逃避不安相关的预防定向(prevention focus)。
促进定向的人追求实现自我的理想,他们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自我能够获得不断的成长。预防定向的人追求维持安全和现状,逃避痛苦。换句话说,前者更加关注积极的结果和美好的期待,而后者更加关注消极的可能和失去的痛苦。
拿挣钱来说,如果说每个人都想更有钱的话,那么促进定向的人是把钱当做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一种方式。他们有钱以后,会用钱去做很多对自己的成长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抱着金钱,指望滚雪球,以维持自己的现状和避免某一天没有钱的巨大失落感。也就是说,这类人把赚钱当做追求发乎于己的自我价值的途径之一。
预防定向的人则把钱当做自己补偿他人需要,弥补自我不安的一种方式。他们没有钱的时候,钱在心里占据了重要地位,亲情、友情和爱情成为了他们在意钱的借口,成为了他们追求财富的感情牌。这类人把赚钱当做追求不稳固的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整体的自我价值便摇摇欲坠,面临随时都会崩塌的危险。
所以,有一些人,有了钱,并没有就好了,有了财富,仍然过得不幸福。因为,他们的钱没有用来帮助自我成长,而是用来补偿自我缺失。钱,并不是一种有用的为了别人而活的工具,也不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救赎的方式。
参考文献:
Crocker, J., & Wolfe, C. T. (2001).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593-623.
Landry, A. T., Kindlein, J., Trépanier, S. G., Forest, J., Zigarmi, D., Houson, D., & Brodbeck, F. C. (2016). Why individuals want money is what matters: Using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es for making money and employee psychological health. Motivation and Emotion, 40(2), 22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