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和网络平台,在没有销售药品资质的情况下,购进假药加价售卖。昨天下午,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北京20余家网店打着出售减肥药和保健食品的招牌销售假药。
“网歼行动”一个月以来,在市食药监部门配合下,市公安局在东西城、朝海丰、房山、通州、昌平、大兴9个区捣毁涉嫌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窝点2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刑事拘留21名),破获案件25起,起获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等140余种,共130余万粒,以及大量包材和制假设备,涉案价值近1300万元。
案发 网店店主网购胶囊 加价出售获利
10月初,丰台公安分局接群众举报,称丰台一住宅小区内有人利用网络购物平台从事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活动。民警立即开展侦查,很快锁定嫌疑人刘某。
10月20日,丰台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在该小区一出租房内将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的嫌疑人刘某抓获。民警在其居住地和位于丰台某地的库房内共查扣涉案药品种类20余种、涉案药品1万余盒、药品说明书2万余张。经鉴定,查获药品均为假药,涉案价值200余万元。
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刘某用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在某网站注册开了5家卖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店铺,售卖降压和减肥的假药。其店铺打出的广告页包括瘦身、减肥、塑形、减脂等关键字。降压药的主要成分是氢氯噻嗪,减肥药的主要成分是西布曲明,这些成分被非法添加到药品中。
刘某在网上购买成药和散装胶囊,然后灌装,“含量不固定,两粒药中,可能一粒有,一粒没有,效果可想而知。”民警说。
据刘某供述,假药售价一般在30至100元不等,他卖假药已有两三年,月入上万元,通常都是翻倍加价售出。
另一名嫌疑人李某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利用家人的身份信息注册开了5家网店销售进口药品。从癌症药到咳嗽药都卖,警方在其家中缴获了上百种进口药。
“进口药需要复杂的检测过程,查获的药品包装上都是外文,我们依靠翻译才能了解药品的名称、疗效等内容。”民警介绍,“进口药品未经国家批准不得售卖。”
据李某供述,她通过代购购入药品,加价30%左右通过网店出售。她倒卖进口药也两三年了,月盈利过万。
破案 民警扮买家买假药 检测出有害成分
记者了解到,北京警方在“网歼行动”前期过程中,通过调查取证市民提供的线索,发现了端倪——通过对全国销售药品和保健品网络店铺开展筛选,民警发现涉及北京的共有20余家网店,他们虽然打着减肥药、降压药、保健食品的名义进行出售,但浏览其网页却发现并未出售。
办案民警以顾客身份向店家咨询,店家并未推销自己挂在网上的商品,而是推销在店铺网页旁边的广告中的特效药,夸大其词称疗效显著。如果买家有购买意向,店家会介绍一种特殊的购买方式,让顾客以其他商品的名义下单,再通过邮递发货,他们对此解释为,“这些药品还没来得及上架。”
嫌疑人出售的特效药有降压药、减肥药、壮阳保健品。民警调查发现,吃药后不少顾客会产生发烧、发慌的不良症状,民警检测购买的食品药品发现,食品和药品中均含有西地那非、西布曲明、酚酞等有毒有害成分。
食药监部门介绍,非法添加的物质若长期服用,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过度滥用将给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严重的将导致死亡。
摸清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后,自10月中下旬起,在市食药监部门配合下,市公安局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房山、通州、昌平、大兴9个区同时开展打击网络食品药品犯罪的“网歼行动”,捣毁涉嫌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窝点2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刑事拘留21名),破获案件25起,起获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等140余种,共130余万粒,以及大量包材和制假设备,涉案价值近1300万元。
热门平台推荐:中国医药供应链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