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从中医角度解析免疫抑制性疾病

导读

近年来,家禽受各种疾病尤其是免疫抑制病的影响,其出栏率、饲料转化率、产蛋高峰维持时间和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等都受到不同程度下降。中兽医所倡导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整体出发,强调正气与疾病斗争的理论,为预防家禽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免疫抑制的表现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现基本健康,但采食量偏低,生产性能偏低,无法达到品种/品系的正常生产指标。

第二阶段:对应激反应敏感,轻度感染频繁,但药物处理仍然有效。

第三阶段:死淘率偏高,局部、阶段性、季节性发病严重。

第四阶段:免疫功能严重缺损,任何诱因均有可能引起疫病流行。

  目前,大部分家禽从出壳后就处于一种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3~5日龄家禽即发生肌胃发炎、角质层糜烂、肝脏发黄、肾脏轻微肿大、对环境轻微变化敏感,容易发生弱毒流感、白色念珠菌感染病例增多等。 这种表现就是中医讲的先天正气缺乏、气血虚弱。

      所谓正气究其来源,皆水谷所化,本在脾土,脾胃不足,则后天乏源。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的生成与肾脏、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肾藏精、主骨生髓,脾主运化,后天水谷精微,借脾之运化变化而赤化为气与血。气血不足,其脏器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家禽容易发生呼吸道、包心保肝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 家禽长期处于湿热的环境中。湿热就会伤及脾胃,累及阴液,容易引起脾胃虚弱。


如果久处湿地,易感外湿;

伤于外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湿从内生;

脾湿生痰、清气不能善升、肺气不得肃降;

而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则更易招致外湿侵袭。


      脾属土,肺心肾肝,则都是由脾土而生。因此,脾胃健康是家禽健康、抵御疾病的基础。“脾胃健,则百病消”,就是说健康的脾胃,对机体抵抗邪气的入侵很重要。因为饲料经过胃的正常纳腐、脾的正常运化才能气血充足,使肺可开合肃降、肝可解毒藏血、肾能藏精纳气,从而维持体内一气周流。

      家禽汗腺不发达、没有尿道等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得脾、肾对家禽的健康和后天生产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肾不健康,极易导致毒素蓄积于体内、肺脏呼吸功能降低、肠胃健康恶化等,从而引起家禽发病。 因此,从培育雏鸡开始就要采用扶正固本、培补气血、补肾健脾的方剂,保护雏鸡肝肾脾脏健康,培育雏鸡机体正气,即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补脾中药能调整和增强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