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申请成为专栏作者,或原创投稿
请联系:editor@med.sina.com(刘女士)
2017版新医保目录出台后行业一片欢腾,大家都忙这转发庆祝和解读,昨天的很多文章只顾上抢新闻,没有深入理解新目录的调整逻辑以及医药行业未来几年的趋势。因为人社部官方没有发布与新旧版目录的品种差异并公布调入调出的理由,我们有必要从新医保目录品种调整的 逻辑 里判断政府未来将如何引导药品使用和医药行业发展。
(图源:新华社)
▍新增西药目录:
以目录中最重要的西药目录为例,西药共增加了133个品种,调出了20多个品种。有一些纯属通用名调整,例如09版的“动物肺源表面活性物质”在17版中精确地表示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磷脂”,“透明质酸钠”换成了“玻璃酸钠”,“胸腺肽a1”和“胸腺法新”都是同一品种。但是这些名字变动不是文字游戏,符合 CFDA规范药品注册程序,清理文号和推广一致性评价的做法。
这次新增的西药大多数是2008年后上市的新药,昨天医保司司长在答记者问就明确表明目录对2008年后批准的创新药和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实行倾斜,因此糖尿病5个列汀,4个抗凝药,4个替尼和一批ARB II复方制剂都入围。对白蛋白和静丙等知名血制品也放松了限制,尤其对罕见病如治疗血友病的IX因子也首次纳入医保报销。以后的1,2,3类新药只要能批准上市,除非价格离谱,就能在价格谈判后滚动纳入医保目录。这就类似欧洲NICE对新药报销的审批机制,把医保目录跟药品审批接轨。药企有产品进医保是好事,但也会不从此一劳永逸。
▍45个拟谈判品种:
虽然之前呼声很高的品种如国产的阿帕替尼、康柏西普等和进口大品种如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等都未出现在目录里,相信它们有很大机会在谈判目录的45个品种中。估计各家药企都在仔细权衡进医保的利弊,毕竟国家药品谈判才半年,现在还看不出大幅降价对产品的长期影响。大家都期待看到谈判目录最后公布结果,降价和报销比例多少代表了药企对中国医药市场的判断。
(图源:南方网)
▍调出品种:
调出品种大多数都是临床疗效或副作用不够好的老药,目录中的品种完全可以覆盖,例如丁咯地尔、西咪替丁、噻氯匹定、卡巴克络等;有些药品因为太便宜或者用的很少就不再占名额了,例如地匹福林、土霉素、蓖麻油之类。
▍适应症限制:
更值得关注的是17版目录对适应症限制比上版增加,而且描述更加细致。例如:
-
对抗凝药贝前列素限制于有慢性动脉闭塞诊断且有明确的溃疡、间歇性跛行和严重疼痛体征的患者使用;
-
核苷类药物只能给有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报销等;
还有容易被临床滥用的品种如质子泵抑制剂、肠外营养液和维生素类品种,都需要有明确临床诊断依据才能报销。
虽然之后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无疑政府还是提醒医药界,药品必须对症治疗才能占用医保经费。
▍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
17版目录对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等大多数都限制在二级医院使用。这些品种基层医院的销量可能要占到30-50%,它们未来想要放量增长难度很大,人社部表示乙类目录中的辅助用药要加大自负比例,也许神药时代就要落幕了。因此在医保控费的大前提下,对医保目录的影响过于乐观是不现实的。
目录内品种的销售增长,更取决于各省的医保费用总量,但核心还是通过招标和二次议价、医保支付价和按病种付费等方式来调控药品使用。如此扩容的医保目录无法让每家都吃得饱,最后更可能是凭产品疗效和医患接受度来确定市场份额。接下来还有省级目录的确定,15%的品种调整机会可能更多落在本地企业手里。
(图源:中国经济周刊)
▍Tips to 药企:
对于新进入目录的品种,药企除了抓紧时间推动医院进药以外,不建议过于在营销费用或营销团队扩容上下太多功夫,花精力丰富临床资料和药物经济学证据更有必要。对于此次未进目录的品种,除了还有机会增补省级目录,随着医疗费用来源的多样化,还可以:
-
进入各省的三保合一目录;
-
门特重症、大病保险和单病种支付也能解决一部分;
-
另外还有院外购药、零售推广;
或者医药电商等新玩法也可以考虑。
结 语
17版目录扩容体现了医药行业的稳健成长性,又提示了结构调整和控费手段强力实施的必要性。医保目录是医疗和医药行业的指路牌,它的目标是在有限的经费下覆盖更多的患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医保目录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患者而不是药企。
撰文:刘谦
编辑:zo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