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在农历二月二日而得名。时值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前后,“惊蛰地气通”,自此土地解冻,冬眠的昆虫、动物也开始出土,而俗以龙为万物之长,故二月二又被称作“龙抬头日”、“春龙节”、“龙头节”等。
“二月二”的名称知多少?
春龙节
截至北宋以前,“二月二”只是民间一种习俗,而不是什么正式节日。一直到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赵匡胤颁诏定“二月二”为春龙节——龙抬头日,从此“二月二”才跻身于正式节日之列。
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中和节
一说,二月二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
二说,“二月二”古称中和节。中和节是唐代德宗皇帝(李适,公元780年~805年)下令倡导起来的一个节日,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一。据传说,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和节是祭祀太阳的节日。
民间以为龙王司雨,恰好二月二以后雨水增多,故又有称其为“雨节”的。另外,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地区,二月二还被认为是土地神之生辰,故又称作“土地公生日”或“伯公生日”等。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灿烂星空,如何寻找“苍龙”矫健的身姿?“苍龙”又是如何“抬头”的?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每年冬春之交的傍晚,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构成的苍龙开始升出东方地平线。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 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
“二月二”的习俗
我国民间有剃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剃龙头
二月二剃头是许多地方的习俗,谓之“剃龙头”,一直到今天,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还是人满为患。之所以选择二月二日剃头,一方面是因为俗信“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头发已经变长;另一方面是取龙抬头之吉意,祝愿儿童长大以后有出息。
引龙回
二月初二的风俗,最流行的是“引龙回”,亦名“引钱龙”,就是取灶灰从户外水井边撒起,一路逶迤步入宅厨,旋绕水缸,成一弯弯曲曲的灰龙。明朝的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曰引龙回。”
接宝贝
按民间的说法,二月二这一天是龙交尾的时间,在路上姑娘也能感受到生育的“神力”。迎接出嫁的女儿回家过二月二是相当普遍的做法。各地流传着相应的民谣:“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话猴。”
另外,在“二月二”那天,妇女忌讳动针线。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
“二月二”的食俗
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北京一带,这天多食用春饼,叫做“吃龙鳞”,比较讲究的还食用时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丝与菠菜、豆芽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时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酱,配上大葱,再夹上合菜,卷成筒状而食。北方地区还时兴食用面条、水饺等。
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天津人这天的节令吃食"独一份儿":讲究吃"煎焖子"。
此外,北方地区还时兴食用面条、水饺等,而且各地都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如食用面条叫“吃龙须”(吉林)、“挑龙头”(河北),吃水饺叫“吃龙耳”(吉林)、“吃龙角”(河北)、“按龙眼”(内蒙古)、“吃龙牙”(北京)等。
吃猪头肉
吃芥菜饭
吃太阳糕、驴打滚
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