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进了新版医保目录绝不是高枕无忧

来源:3156医药网

导读:进了新版医保目录就万事大吉了吗?别高兴太早了,别忘了,医保支付标准才是最大障碍!作为下一个可能落地的靴子,医保支付标准早就被打上坏孩子的标签……

医保支付标准在国外早已很成熟了,而国内才刚刚开始。在未来,医保支付标准和药品二次议价将逐步替代原有的发改委最高零售价(已取消)和招标(还风头正劲……),成为我国药价形成的两个重要机制。

而在国内做(疾病)诊断相关分类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按病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成为结构控费的折中选择。医保支付标准出台以后,厂长认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将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加速进口替代,而同质化的仿制药企业将面临出局。

 

药价形成的两个重要机制:医保支付标准和药品二次议价

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是药价的形成机制改革。原来的药价由发改委制定最高零售价,是天花板价,通过各省市招标又形成了实际的成交价格。而医保支付标准,是指医保按照通用名制定统一支付价格,是地板价,超出医保支付标准的药品,可能由患者和医院共同负担。

还是拿治糖尿病的药阿卡波糖为例,进口的50mg30片的拜唐苹一盒中标价60元,国产的同样规格一盒才43元,如果医保按照45元支付,国产药品会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这是针对仿制药而言,创新药呢?通过谈判,药厂降价医保才付钱。

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需要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而现阶段大部分药品都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在几个试行医保支付的省份都是暂时按照商品名制定,按照不同差异优质优价。结余的部分,有些省留存医院,有些省上交财政再行分配。

目前安徽、福建、浙江、重庆在进行医保支付标准的试点。2月初,大福建推出阳光采购计划,明确提出将实行以医保结算价为基础的阳光采购。对于国产药品,其医保支付基准谈判价不超过药品全国最低采购价的80%。尽管医保支付标准将参考各地招标价,但在未来招标会逐步淡出。

药价的另一个重要形成机制是药品二次议价,也就是药品招标以后,进入医院要再降一次价,幅度取决于产品是否临床亟需,竞争格局等。药品二次议价的结余部分归医院,从而提高医院议价的积极性。

如果说招标还只是伤筋,那药品二次议价对于药企来说可谓是动骨,医院可比招标办强势多了(在大医院面前大部分药企都是弱势群体……)。

 

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总有名扬在您身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