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爱耳日,请花2分钟了解损伤你和家人听力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孩子


导 


3月3日,第18个全国爱耳日。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不良的习惯会损伤听力,请注意!

时尚生活损伤青少年的听力

研究表明,12%到15%的青少年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近年来,戴耳机听音乐,尤其在青少年中很是盛行。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是一种潇洒、雅致、舒适的精神享受。殊不知,由此也会带来某些潜在危害性。经常使用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


从接诊情况看,很少有患者自称听不见,多数情况下他们抱怨自己听得见却听不清。所谓听不清,已经是耳聋的征兆。面对面交谈时,早期的耳聋患者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而无论何时,他们自己说话的音量常会不自觉地加大;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近在咫尺也经常难于听准。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常常要求加大音量,以至于家人认为震耳难忍。当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建议:减少耳机的使用,尽量不要使用耳塞式耳机,且使用时音量不宜调得过大(不超过60分贝或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宜太长(最好不超过60分钟)。


关于耳聋的10个事实

全世界有3.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

占全世界人口5.3%,其中3200万是儿童。残疾性听力损失的定义是:成人(15岁及以上)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损失超过40分贝;儿童(0-14岁)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损失超过30分贝。


慢性耳部感染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慢性中耳炎的全球发病率从发达国家的1%到发展中国家的46%不等。慢性中耳炎会导致听力损失,并可能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和死亡。慢性中耳炎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而且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有效管理。


噪音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主要可避免原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起听力损失方面,噪音都令人关切。在很多国家,过量噪音已成为职业危害补偿的最主要原因。从全球看,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噪音风险在增加,如音乐和娱乐工具噪音。


听力损失也可能是由于使用耳毒性药物造成的

一些常用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疟药)可能导致不可逆听力损失。应通过提高卫生保健提供者的认识以及促进合理用药预防耳毒性。


每1000个婴儿里就有0.5-5个出生时或在儿童期早期即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

及早发现和管理对于为耳聋和听力缺损婴儿提供适当支持十分重要,这将帮助他们在社会中享受平等机会。


65岁以上人群中,每3人中就差不多有1人受到听力损失的影响

如不加以治疗,听力损失会影响沟通,还会造成社交孤立、焦虑、抑郁和认知能力下降。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有效管理老年性听力损失,包括使用助听器。


可以通过公共卫生行动预防一半听力损失

相关行动包括:

▪ 免疫接种;

▪ 健康用耳和听力保健习惯;

▪ 对急性和慢性耳病进行有效治疗。


提高认识对于实现有效耳保健和听力保健至关重要

有必要在以下人群中提高认识:

▪ 社区

▪ 卫生工作者

▪ 决策者

▪ 国际伙伴。


发展中国家约有20%听力损失者需要助听器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5600万助听器使用者。据估计,目前助听器产量只能满足发展中国家3%的需求。


手语帮助人们与耳聋者沟通

耳聋者和盲聋者往往使用手语。不同文化使用不同的手语,但手语也是合法语言,有自己的词汇和语法。应鼓励家人、医务工作者、教师和雇主学习手语以便促进与耳聋者的沟通。


损害宝宝听力的8个坏习惯

儿童听力损害占比严重,家长一定注意改掉8个毁掉孩子听力的坏习惯。


1、经常给孩子掏耳朵

孩子的耳朵里面有耳屎,爱干净的家长会忍不住给孩子掏。如果不小心损伤耳膜,也不能马上发现,孩子因为疼痛而哭闹,哄哄也就当没事了,直到过几天突然发现孩子的耳朵流血或者流脓,这时才到医院就诊,耳朵往往已经感染了细菌。


2、让宝宝平躺着喝奶

让宝宝平躺着喝奶,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便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所以通常建议45度角度喂奶。


3、拍打宝宝的脸

如果不小心碰到宝宝的耳朵,可能产生意外,使宝宝的耳膜在大力冲击下受到损伤,出现穿孔。除了对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外,还会导致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经穿孔进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脓。


4、高分贝音乐或噪音刺激

有研究表明,儿童对声音感知的灵敏度要高于成人,超过70分贝的噪声就会损伤孩子的听力系统,当噪声达到80分贝时,儿童就会出现包括听力障碍在内的各种问题。现在不少劣质玩具的音量过大,简直成了噪音,如果把这些音源长时间、近距离地放在宝宝前面,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宝宝长期生活在机场旁、高速路旁等高噪音的地方,也需定期检查听力。


5、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

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6、捂住口鼻打喷嚏

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维护着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打喷嚏如果捂紧嘴和鼻子,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7、游泳、洗澡不注意保护

游泳、洗澡时宝宝的耳朵最容易进水,在玩水的时候有水进入耳朵没有及时清理,极容易诱发宝宝内耳感染、损害听力。


8、捏鼻子灌药

捏鼻子喂药时孩子会挣扎哭吵,这样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或药水通过孩子短直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另外,孩子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较娇嫩,捏鼻子喂药时,家长的力度如果没控制好,还会导致鼻黏膜和血管损伤。


耳毒性药物需注意

耳毒性药物也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而且特别喜欢“针对”儿童及老人的听力。


耳毒性药物以损害高频段听力为主,耳聋或发生在用药过程中,或发生于停药后。


生活中常见的耳毒性药物:

①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

②利尿类药物,如呋塞米;

③水杨酸类药物,如止痛用的阿司匹林;

④抗肿瘤类药物;

⑤抗疟剂等。


生病时切勿乱吃药,须依据医嘱服药,如有必要,在服药过程中进行听力监测,随时监测听力的变化。


>>>觉得文章不错,请在文末点赞支持<<<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整理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