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的空中救援为首例患者进行了免费运送,这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但这只是个特例,对于空中医疗救援的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这个飞行队是给有钱人服务的吗?”“能用直升机送急救,不是官员就是富人的特权。”
但是,小编对于空中医疗救援是大为推崇的,因为比起金钱来,生命更重要,在我国地面交通事故频发、拥堵路段望不到边,如果能够尽快将受伤或者病患及时送到医院,就能挽回一个生命。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空中医疗救援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救援界的一大举措。2016年8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重点提出推进航空医疗转运与救治:鼓励发展我国航空医疗转运与救治工作。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加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次数和概率增加,公共卫生紧急救援工作难度加大,开展空中医疗救援,有助于应对危、重、急病人的医疗救援上更加快速、高效,也标志着我国医疗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正在向立体协同化迈进。
在国外,交通事故、徒步旅行中的紧急遇险等,直升机的救援效率非常高。在国内,交通事故的危重伤患死亡率比起拥有直升机救援的其他国家要高出得多,这是因为我国城市居民居住与出行相对集中、高速公路纵深较长、国人文明礼让的驾驶习惯尚在养成之中,城市快速路及高速公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地面交通救援困难,没有办法迅速将伤者运离险境,快速送达医院。在这种情况下,空中医疗救援就显得尤为重要。
空中医疗救援的瓶颈
谈到空中医疗救援,就不得不提一下在我国空中医疗救援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大问题:
1、空中救援的费用怎么算,老百姓能承受的起吗?
2、硬件要求太高!
在国外,空中救援的费用主要由四类主体进行支付,分别是政府、保险公司、民间捐款、患者本人。其中最常见的,是人们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消化救援成本。但是在我国,关于空中救援的费用收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首条建制的空中医疗通道根据航程不同,目前给出的数字是一次救援1-5万元费用。如此昂贵的价格,显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服务。
再来说一说空中医疗救援的硬件需求:标准化的医院停机坪,面积是飞机的3倍大小,费用在达到百万甚至千万,飞机的购买费用至少千万以上,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和设备等等。
空中医疗救援建设的几点小建议
目前,尽管发达国家均已建立起对国土面积基本覆盖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建设过程普遍超过20年。追寻国外空中医疗救援的建设过程与路径,各国共性的发展模式是先从一城一市编织救援的小区域,之后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到更大的区域。
纵观国际空中医疗救援发展模式,区域先行可谓是最现实的发展路径。通过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布局形成有效供给,探索出商业上可持续的模式后,逐步向外扩展,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引导与扶持,完善基础设施,整合需求培育市场,建立协调机制。
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高昂费用的也需要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目前来看,费用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医疗保险、社会捐赠、会员制和个人付费几种。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模式并非单独存在,而是配合使用。例如,把空中医疗救援和保险结合起来,真正落在患者身上的空中急救的费用并不是很高,这是因为一方面保险公司承担了部分费用,另一方面是随着用户量的上升,均摊在每个用户头上的费用自然下降了不少。
几个发生在县域内空中医疗救援的案例
2016年1月7日
大连以东76海里(约140公里)的一个小岛上,一名16个月大的婴儿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因为岛上医疗条件有限急需转院治疗。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在2个小时内成功将高烧婴儿转移至大连市儿童医院。因为救治及时,孩子最终成功获救。
2016年8月14日
湖州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危急重症患者,通过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直升机运送到浙医二院滨江院区,两地相隔94公里,仅用了三十多分钟左右,比传统利用救护车转送节省了近2小时。这一次,也是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首飞。
2017年2月20日
一架写着“空中急救”的红白色直升机降落在通海县秀山中学田径场上,通海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把一名重症患者送上直升机,转往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此次通海县的空中救援因是首例,所以为患者进行了免费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