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跨世纪的重逢,只为当年的一句承诺24年后寻找救命恩人




3月17日下午15时,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在20家新闻媒体的见证下,两个汉子紧紧相拥,泣不成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24年前,他三天三夜没有回家,只为在医院抢救一位因车祸而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病人;24年后,他为了当初的一句承诺,不远万里寻找救命恩人。也许上天都被他们感动了,终于让他找到了当年把他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人。这就是来自江苏宜兴的患者徐华中和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张建生的感人故事。


放心,我们会救你


时间倒回到1993年11月23日凌晨2时,那时38 岁的徐华中出差是家常便饭,在途经藁城时发生车祸,受伤不太严重的司机艰难地用撬棍打开车门,把已经昏迷的徐华中拖到路边。看到徐华中受伤严重,焦急的司机顾不上危险,跑到马路中央挥手拦到了一辆货车。" 一定要救救他,一定要送到大医院,求求您了。" 司机对停下的那位货车司机说。很快,飞驰的货车向河北省人民医院驶去。

当日早晨 7 时左右,哭喊着快救人的司机碰到年轻的医生张建生,在短暂询问后,张建生迅速接诊了徐华中。

那时的徐华中命悬一线,肝挫裂伤,肝薄膜下严重出血,生命垂危的徐华中无法开口说话,他吃力地拿着笔,在纸上颤颤抖抖、歪歪扭扭地写下两个字:“救我!”张建生斩钉截铁地说,“不管有钱没钱,我们都会救你,不要管其他的事,放心。”


如果我能活到60岁,一定回来看你! 


当时徐华中的情况,手术风险极高,且术后还会有腹壁与肠粘连等后期并发症发生,为了减少对病人的损伤,张建生放弃了见效快但创伤很大的手术疗法,而是采用保守治疗方案,这在当时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张建生回忆说:“那个时候真是胆大,一旦出血,也许进手术室来不及就不行了,这种情况下,做手术,把肚子拉开,对我们来讲并不复杂,但是为病人最大利益考虑,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和创伤,获得最大的效益。”

术后,张建生足足守候了徐华中三天三夜,在徐华中的爱人吴兰凤于第三天匆匆赶到医院时,徐华中的病情已基本稳定了下来。

时至今日,徐华中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张建生家里来了远客,他都没有回家," 我必须救治病人,这是关键时期。" 这就是张建生电话里对家人说的话。" 我虽然病重不能说话,但大脑还是基本清楚的,张医生为我做的这一切我都记在心里。" 徐华中激动地说。



在张建生的精心救治和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下,徐华中病情转危为安。那时已临近春节,思家心切的他执意要回去,张建生又将他送到火车站,并再三叮嘱注意事项。徐华中回忆道:“张医生说,你要真的回家,我不拦你,我明白你的心情,这样,根据你的情况,你在家吃什么药,我打电话给你,你打电话告诉我,不能乱吃,不能乱动。我走的时候,他亲自把我送上火车,给我摆正躺的位置,不让我乱动。看我没事后,他就默默离开了。”火车开动前,徐华中对着窗外的张建生说:“如果我能活到60岁,一定回来看你!”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按照张建生的要求,徐华中每周都要和张建生通一次电话,了解恢复情况。时间一天天过去,徐华中的伤势也一天一天好起来,直至痊愈,不再需要张建生在电话中的指导,两人的联系也就慢慢少起来,直至彻底中断。


因为有你,心存感激


“如果我能活到60岁,一定回来看你!”这句话一直记在徐华中的心里,就是这一句承诺,让徐华中苦苦找寻当年救治他的医生。



今年春节刚过,河北省人民医院行风办接到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花甲老人打来的电话,说要找 20 多年前的救命恩人。" 我只知道他姓张,1993 年,我因为车祸住在人民医院外科 6 病区,是他救了我的命啊,我一定要找到他,我还在你们医院的网站上找到了他的照片,还有一张当年住院的收据微信发给你,能不能帮我核实一下。" 说这话时,徐华中已在网上一位位地查找姓张的医生,不知找了多少遍。

泛黄的收据,模糊、简单的线索,但面对老人那寻找恩人的迫切愿望,有什么理由不帮忙呢?省人民医院行风办主任高颖宏立即电话联系到了张建生,而他还能清楚地记得当年的确为这位南方的病人治过病。

" 徐叔叔,帮您核实了,您要找的救命恩人就是我们医院的张建生。" 高颖宏随即给徐华中拨通了电话。" 是真的吗?太好了谢谢 …… 我这就安排行程去看望张医生。" 电话那头儿,徐华中已经哽咽地说不出话。

经过多次电话联系,不顾张建生再三劝阻,3月16日,徐华中带着爱人和两个姐姐凌晨5点就从老家江苏宜兴出发,坐大巴到南京,又从南京乘飞机来到石家庄,才有了这次相隔24年的重逢。



二十四载再聚首,两位汉子相拥而泣,徐华中和张建生握着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直在说当年年轻的张建生为了他,三天都没回家,还亲自把他送到火车上,并摆好体位 …… 徐华中的妻子吴兰凤依然还记得张建生的模样。" 就是您,我还清楚地记得您脸上的那颗痣。" 吴兰凤激动地说。

面对徐华中和妻子的讲述,张建生不好意思地表示,照顾徐华中的这些细节真的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的治病经过。而徐华中和妻子却只记得张建生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叮嘱。张建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大爱无疆,而徐华中为实现诺言表现出的执着令人感动。

如今,徐华中身体很好,伤痛也未曾复发过,只是在腹部留下了一个小伤疤。

" 等我退休了,我要抽时间去江苏看看老哥你。" 张建生与徐华中相约道。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但是对于徐华中来说,当年的那份恩情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即使现在的张建生只记得他当时的病情,其它已然记不住,但患者对于感恩的执着,让他感动不已。


两件事儿影响了张建生几十年的从医路


在记者采访张建生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我是一个医生,我也只是医疗行业中的一员,相信在医疗界还有更多、更感人的医患故事,也一定还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医生,在默默的坚守、默默的奉献、默默的治病救人不求回报。因为,医生这个行业,从我们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开始,生命就不再完全属于自己和家人,医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患者,因为我们要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

" 从医几十年来,有两件事儿对我触动很大,一件是看见一位家庭条件差点儿的患者,拿着一个条件好点儿的患者将要扔的、已经很硬的馒头,来到热水房,用热水烫了烫吃了下去。那一幕,坚定了我为患者着想,尽量少花钱的决心;另外一件事儿是,1984 年,刚参加工作不久,曾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我从此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拼尽全力也要最大限度地救治病人,这是我一生的责任。" 张建生说。

来源:河北省人民医院、燕赵晚报

编辑:姚海雷


更多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