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行业相关】市场巨变: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将有一场生死对决!





导读


“对准大医院肥肉的利刃终于落下,发往县级医院的鲜肉已开始运送。”类似的评论正在医疗圈里广泛传播。评论所说的,正是全面分级诊疗的推广。

2017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分级诊疗工作:“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分级诊疗的背后就是促使大医院分流病人。


此外,在职医生办医政策放开,医生多点执业大门敞开,多项政策表明大医院被限制扩张,通俗地讲就是:大医院要割肉,小医院要吃肉。


同时表明,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从省级医院到基层医院,中国的医疗市场正酝酿巨变!


而在2016年,中国社科院的医疗政策研究专家朱恒鹏判断,2018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将会有一次你死我活的对决。而这场世纪决战的关键在哪里?


请看一下演讲观点摘要和精华:





一、城镇职工人群中,占总数25%的离退休人员却花费了城镇职工医保的60%。这些老人都是强势阶层,而且公立医院把老人当做提款机。


二、凡是公立医院占主导性地位的国家,公平性都很差,全民医保的成果被侵吞掉,而且全民医保的建立,让公立医院没有改革的动力。


三、政府先把公立医院养肥了,再发展民营医院是有难度的,因此民营医院不要去跟公立医院比规模,要和公立医院比服务,要差异化竞争,但是公立医院现在什么不干?公立医院的顺产率很高,试问顺产是疑难重症教学科研吗?


四、过去10年中,每一家非公立医院都希望能纳入医保,但现在来看,没纳入医保的非公立医院才迎来了春天,因为医保已经快被吃光了。


五、中国医生收回扣在公立医院是普遍现象,不仅推高了医疗费用,也教坏了人心。我们不要忘记,吸毒是上瘾的,戒毒很难。


六、大医院通吃天下,虹吸现象让三甲医院做得越来越大,但这恰恰这是个找死行为,因为三甲医院太强势,吃光了医保和财政以后,政府又没钱的时候会做什么?


七、湘雅医院今年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但是医保给的钱又太少,所以就要向医保要钱。你们看,三甲医院已经强势到什么地步?长沙市城镇职工住院率达到34%,这个数字全国只有15%,是不是全国人民健康状况比长沙差很多呢?


八、非公立医疗机构不要指望主管部门帮忙,要指望大势,因为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力量正在经历历史性的机遇。首先公立医院现在要为医护人员缴纳五险一金,成本在上升,药占比却在下降。同时,大家要看到,当政府经济困难的时候,政府会了解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九、三明医改很热闹。詹积富说过,2016年1月到6月,三明公立医院的收入相比前年只增加了8.9%,而前年同比增幅是12.8%,看似有进步,但公立医院收入增幅下降是趋势,三明周围的一些地区降幅更大,三明医保没成效,公立医院收入下降是大势所趋,并不是医改推进的原因。


十、公立医院之所以门庭若市,是因为形成了品牌。很多医生收入高并不是因为技术水平很高,而是背靠了有悠久历史的公立医院,离开公立医院可能什么都不是,因此医生未来要致力于建立个人品牌。民营医院也要帮助医生建立品牌,使其为己所用。


十一、民营医院不仅要让医生不憋屈,还要让医生赚钱,并且赚的是干净钱,以此吸引人才。公立医院医生虽然收入不低,但是心情不好,医患关系也不好。


十二、2010年以后新建的大型医院,没有老院支撑的,很难活下来。


十三、医保资金已经快被用光了。2017年到2018年,将有大量包括三甲医院在内的公立医院陷入亏损,甚至资不抵债。这正是改革时机,要告诉公立医院:政府没钱,你要是有本事,你才能活得下去。


十四、我支持“两票制”,虽然“两票制”不符合商业规律,但我脑洞大开,我想“两票制”可能会逼死公立医院。当大医院不能通过拿返利卖药赚钱的时候,就会把很多业务外包,比如药房、信息中心、检验中心等。


演讲——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样的会议,时间很快,美中宜和已经成立10周年,从胡澜博士一直到赵会长一直在讲这10年民营医院发展的历程。客观地讲,这10年非公医疗机构有明显的进步,但同时也是发展较慢的10年,发展慢了有什么坏处?可能很多人觉得也就是资本家赚钱少了,其实不是。


由于非公医疗机构没有发展起来,我们巨大的医疗资金投入被公立医院浪费了,也许大家想不到的事实是,全民医保的健康,本身的目的是保基本兜底线,让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但由于公立医院比重高、没有改革,全民医保的建立反而拉大了老百姓的收入差距,加剧了社会分层,让收入高的群体收入更高,让收入低的群体收入更低,事实上扩大了社会矛盾。


可能很多人会讲,你在危言耸听,其实不是。大家知道社会是分层的,经济学或者我们统计上有标准统计分层,收入五等分,分层办法是,收入最高的20%,收入第二高20%,收入最低的10%,中国13.7亿人口,或者14亿人口,收入最高20%是2.8亿人,收入最低人口也是2.8亿人。


但是经济学家不满足,觉得还可以再细分,经济学家还有收入十等分,收入最高1.37亿人,收入最低也有1.37亿人,大家感觉最高1.37亿人和最低1.37亿人的收入差距,有了全民医保以后收入在扩大还是缩小?显然建立全民医保的目的是要缩小差距,但是由于公立医院没有改革,比重过大,这个差距是扩大了的。


说起来道理很简单,没有全民医保之前,收入人民到医院看阑尾炎,1000元要全部自费,农民给医院贡献1000元。有了新农合以后,新农合报销55%,实际上达不到,农民为阑尾炎付了2500元,其中1300元由新农合支付,1200元由农民支付。农民自费1000元,现在自费付1200元,全民医保建立带来的结果是农民多付了200元,当然公立医院以往从农民手里拿到1000元,现在从新农合和农民手里拿到2500元,其中50%落到医院职工手里,形成个人收入。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部队、公立医院收入中30%用于个人人工成本,那是报表上的数据,红包、回扣呢?所以你会发现,全民医保的建立,医生收入增加很快,农民支出增加更快。大家想一想,我刚才说的数字,收入最高1.37亿人含不含医生?含,肯定含。收入最低的1.37亿人,是不是农民?肯定是,讲数字很绕,大家可以再仔细斟酌下。


第二个数据,大家都知道美国医疗数据非常高,美国是老年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在现代国家中老人是强势阶层,很多人认为老人是弱势群体。错,凡是稳定发展国家,老人是强势群体,他们有金钱,有社会地位,有影响力。还有一点,老人走路不便等生理特征焕发了人类原始的同情冲动,当老人说小伙子你怎么欺负我,你觉得不对,我不应该欺负他。


在美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7%,老人可以左右他的政治格局,也是推高美国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17%的美国老人的医疗费用占美国总医疗费用高达22%。在中国城镇职工中,离退休人员占比为25%,他们花费城镇职工医保的60%。在中国职工城镇医保中占比25%的离退休人员花费了60%的医疗费用,在美国占比17%的老人花费了22%的医保费用,这样你还认为中国离退休职工还是弱势阶层吗?


和美国老人相比,中国离退休职工更强势,他们花费了我们医总费用的60%,而美国老人只花费了22%。当然,为什么中国离退休职工医疗花费占比这么高,因为公立医院患者中老人占比高,退休职工住院率达到60%以上


我们发现凡是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公平性是较差的,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由于公立医院没有改革且比重没有大大下降,让全民医保的成果被侵吞掉。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缓慢,全面医保的建立更加降低了他们改革的动力。


如果回到2003年,如果没有新农合、没有城镇职工医保,单纯的比拼服务、比拼态度,比拼价格,非公医疗机构完全有机会打败公立医院。我们会发现,在没有医保支付的领域,其实公立医院没有优势。


我们改革遇到问题,当年应该优先改革公立医院,先发展民营医疗再推进医保。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个人观点。现在的问题在于先发展了全面医保再改革,再发展非公医疗,这是有难度的。


非公医疗机构不要跟公立医院比规模,这是对的,要比服务,这也是对的。要差异化竞争,这是你们过去十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但是未来的十年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在过去的十年,公立医院几乎进入了所有的领域,例如今年占比95%的市场份额,例如三家医院的狂犬病疫苗注射,例如北京协和医院,它拥有中国最好的妇产科,顺产的比重也很高。三甲医院是指在疑难杂症、危及重症、教学科研等领域领先,顺产可以算疑难杂症,危及重症、教学科研吗?即便现在公立医院现在什么也不做,想跟它差异化发展,能差异的地方也只有服务态度。


我们现在说健康服务业,所以提高的机会来了,理念要变,过去我们认为医疗是治病救人,你有病我来治,但是今天,整个医疗服务谱系和健康谱系绝不是有病治病。有病治病占比不到20%,我的体会病有三类:有病能诊断、能治疗,这是大家都理解的治病救人;不病自愈,例如生病感冒吃药好了;还有一类疾病,谁都治不好,医生治病不救命。


今年火热的魏则西事件,他的病谁都治不好,百度是非公,莆田系也是非公,但武警医院是公立的,不管是百度还是莆田系,在卫生部眼里都是他们,在政府办的医生眼里也都是他们,这个事情本该是民营医院能做好的,所以我们要反思,为什么这个市场我们拿不到。


整个健康服务业涵盖的所有有病的和没病的,所谓从出生到坟墓。例如婚前检查,如果你和你的父母强烈想要个男孩,你需要注意你的女朋友不是血友病携带者,血友病只有女性携带,当然我并不是说支持这种歧视性的做法,我只是说作为我们检测健康谱系中的做法,实际上这个谱系很广。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知道,能够治愈的仅仅是小病,大部分医疗健康需求需要的是帮助和安慰,民营医院恰恰要在帮助和安慰两方面占优势,因为公立医院做不好。


从这些弊端中我们要发现机会在哪里,在过去10年中,每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过程中都希望能够纳入医保,但其实过去40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没了医保,民营医院的春天才真正到来。


民营医院应该知道,2003年之前,或者90年代到2003年是民营医院发展的黄金时代。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是经济困难时期,政府意识到民营经济是重要力量,因此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每当经济困难的时候,政府就开始扶持民营经济,最近刚刚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的意见,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医院需要时机在哪里。


公立医院收入增幅在下降,医改风波此起彼伏。2016年1到6月份,三明公立医院收入相比前年同期(12.8%)增长率8.9%。在福建南平,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只有3.4%。镇江镇江医保费用增长只有3.3%,实际这些数字反映出三明的医改并没有太大成效,公立医院增幅下降是大势所趋,并不是医改的原因。


2003年到2013年,由于收入增长速度快、全民医保,公立医院迎来了黄金时代,收入年均增幅20%多,成本年均增幅也是20%多,现在收入年均增幅降到12%、8%,但是成本增速并没有下降。政府要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的五险一金,医保控费,取消药品加成,而且财政没钱补贴,但公立医院支出占比仍然很高,导致的医院成本居高不下,老百姓的怨声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医院的黄金时期真的来了。


虽然黄金时期到来,但大家仍然觉得民营医院好难,竞争不过公立医院,想挖他们的医生也很难。


现在医生发展分科很细,大型医院医院有医院的优势,患者来到医院可以换不同的医生,相比再去选择别的医院这样要容易的多。从分诊角度来看大型医院有优势,从设备上来看大医院也有优势。


另外,医疗也越来越细,传统上我们关注医生的个人品牌,现在我们可能一辈子见不到这个医生一次,医生的品牌不容易建立,这种情况下医院品牌起到了关键作用。公立医院现在之所以仍然门庭若市,就是以政府背书的,建国以后形成的品牌。很多公立医院医生收入高,就是依赖医院的品牌,这也是所有民营医院要致力于打造的。敢于走出体制建立个人品牌的医生少之又少,他们知道离开意味着什么。


民营医院从什么地方入手?公立医院是通过内部实现分工协作,我们民营医院规模没有那么庞大,也没必要做到那么大,以营利为目标,有一定的规模即可。医疗服务之间需要分工协作民营医院差异化发展,可以与公立医院形成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可以不通过医院内部而是通过医院之间,例如患者的互补、设备的互补等等。


那么民营如何挖公立医院的医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医生相信,离开了公立医院不但有更自由的执业环境还可以与更丰厚的物质奖励。医院很大程度上是个平台,一定帮助目标医生打造个人品牌的意识。


当然,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模式,有些专科的确医患之间很难长期接触,例如眼科,这时医院品牌就很重要;但是口腔专科医院医患之间是长期接触,高品质服务医生个人品牌就容易形成。


这种情况下,民营医院需要做的是:


第一,不完全依赖机构声誉、高水平的外科大夫以及后面团队支撑,这两种风险都较高。


第二,打造优质的服务态度,这也是优先要做的事情。


第三,2010年以后新建的大型医院,没有老院支撑基本上很难支撑。不建议民营资本新建大型医院。


最后,审时度势,关键时刻准备好资金,做好医院的管理,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抬起头看路,未来30年肯定是转型的。选准方向再努力,这个很关键。


来源:医学内参,文字内容来源健康智汇、健康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河南康道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