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郝建梅
作为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医肝病专科,从上世纪50年代西安市中医医院建院伊始,肝病科就已经在医院获得了一席之位。从最初设立的内科肝病组开始,首任院长名老中医沈反白先生就已经开始深耕臌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和治疗,经历30余年后,于1991年正式分科,成立肝病科(起初为肝热病科)。1997年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陕西省中医肝病诊疗中心,2004年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省级重点专科,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专科。
发展和突破 人才培养 铸就优势学科
现任该院肝病科主任郝建梅介绍,近年来,肝病科在黄保中、杨震两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带领和指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
全科拥有11名专科医生,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10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名,占72.7%,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7人,占63.6%,国家中医优秀研修人才1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4人。近5年来,5名医师晋升高级职称、1人通过师承学习获硕士学位。床位从40张增至60张,护士17人增至19人。选派专人进行营养师资格培训,取得公共营养师资格证。2人在广东省中医院学习慢性病管理工作。
数字见证变化 深耕临床解决百姓疾苦
多年来,肝病科结合本专科特点,深入挖掘和继承中医药文化,有计划、分阶段完成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总结性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中医特色突出的专科专病诊治体系,建立了在全省范围内有示范作用的中医诊疗方案。
郝建梅主任将2012年-2016年该科室的部分数据展示给记者,从呈现的数字来看,足以看出肝病科正在逐步迈向一个新的高度。五年里,共收治病人4222人次,床位使用率95.24%,平均住院日从建设初期的16.1%下降至12.8%,区域外就诊患者比例从31.3%上升至43.44%,病源覆盖西北五省及周边省份。出院患者随访率超过98%。科室中医药特色鲜明,住院患者中医治疗率超过98%,门诊患者中医治疗率超过90%、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比例超过71%、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超过44%。
传承与创新并重 确保中医独特优势
随着人们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现代医学越来越受关注。那么,作为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瑰宝,中医又该如何在百花齐放的现代医学科技潮流中发挥独特功效、保持其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郝建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言简意赅地说了两个词——“传承”和“创新”。她说,中医有它自己独有的特性,中医事业的振兴,离不开后继人才的培养。她坦言,肝病科能够有今天的成绩,既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更得益于不断的传承,特别是黄保中、杨震老师的指导。
10年来,肝病科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0多项,获各级成果4项,开发治疗肝病的中药新药3个。在郝建梅和吴文平(肝病科副主任)团队的传承和创新中,在原有的8种院内制剂和肝理脾丸、肝毒清丸、肝脂平片、复方抗病毒颗粒、健肝口服液、大黄䗪虫丸、黄芪当归精、消石片的基础上,又先后研制了丹术化瘀软坚颗粒、甦脉百灵饮、甲苓饮、杞黄龟苓膏等4种院内制剂服务临床,且疗效显著,使用率达25%以上。另外还有两种制剂正在研究阶段。
郝建梅介绍,自制药是中医院的一个特色,最开始是从“经验方”衍生出来的,比如说用某一个“经验方”治疗某一个疾病3年、5年,效果很好,我就可以把这个方子简化,提炼做成成药。过去吃汤药,现在做成成药,就方便的多。院内制剂是对国家正规中成药的一个有效补充,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吴文平
中西医博弈 最好结局是中西医互补
中西医到底是结合还是不结合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议的热点。现任该院肝病科副主任的吴文平认为,首先得做好自己,这是最为重要的。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够为患者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利好。所以,中医在没有优势的方面要借鉴西医,比如抗病毒方面,中医也可以去努力的做,但是在没有做好之前,就需要借鉴西医的方法,为患者解决问题;西医在退黄,抗纤维化,改善症状方面不如中医,就需要借鉴中医。
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吴文平
在谈到即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时,吴文平说,《中医药法》的实施,能够让中医、让中医人的腰杆子硬气起来。但要想让中医药发展,首先一定是要做好自己,才能够找到新的切入点,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