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 高晓方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近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表明,癌症手术患者接受常规药物预防血栓治疗须审慎考量,原因在于尽管血栓预防与静脉血栓栓塞(VTE)事件减少相关,但临床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升高。如果应用血栓预防药物,围手术期启动的低分子量肝素长期使用可能为最有效的策略。论文11月15日在线发表于《外科学年鉴》(Ann Surg)杂志。
研究者检索了多个数据库,并确定了在接受手术的癌症患者中评估围手术期药物预防血栓相对获益和损害的试验。对药物预防血栓和非抗凝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比较,估算相对危险(RR)和置信区间。
结果显示,共有3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未接受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相比,接受药物预防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相对降低(0.5%对1.2%,RR 0.51;P=0.03),但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RR 2.51;P<0.0001)。药物预防血栓组和非药物预防组在肺栓塞(PE)发病率(RR 1.77;P=0.19)和VTE相关性死亡率方面相似。与未分级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可降低DVT发病率(RR 0.81;P=0.05);与常规血栓预防(小于2周)相比,癌症术后标准长期血栓预防治疗(至少4周)可降低DVT发病率(RR 0.57;P=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