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解密新城中医会馆发展模式——李桂德再谈中医馆

2015年门诊额2.5亿,2016年达2.6亿,2017年预计2.8亿,未来三年中,三家中医会馆门诊总额将超6亿元。当别人还在犹豫是否上马中医馆时,宁波海曙新城中医会馆已实现了良好的收益。在刚刚结束的首届精品中医馆百家论坛上,宁波虹德实业董事长、海曙新城中医会馆董事长李桂德现身说法,解密中医馆发展与经营模式的创新。


宁波虹德实业董事长、海曙新城中医会馆董事长李桂德


李桂德表示,目前全国中医馆分别有4种形式,一是坐堂医:一间小小的诊室内,一张方桌,一个脉枕,一位老中医;二是家庭小作坊,父辈传下来的中医技术,在家里或出租屋看病诊脉;三是个人赤脚医生,没有正规的医师执照,但在周边地区广受欢迎,在乡间开诊所看病;四是挂着国医馆牌匾的门诊部,政府行政批文必须以门诊部的形式来营业,却挂着国医馆的牌子,以提高名气。


李桂德说:“虽然有许多医疗机构挂羊头卖狗肉,但未来三年内,中医馆发展会有一个井喷期,更多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以及中药材产业将会加进来,共同发展传承中医药事业。”



会馆发展史:服务创新之路


宁波海曙新城中医会馆(以下简称“会馆”),是宁波第一家以会馆命名的中医专科医疗机构。2010年,李桂德又开办了第二家中医会馆“广德堂”。2016年,第三家中医会馆“国医馆”落地。


为何以“会馆”命名呢?李桂德解释说,“会馆”是为凸显中医药服务的专业性,可谓名医荟萃,医生储藏量非常大。另一方面,中医会馆为顾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内容除中医诊疗外,还包括针灸、理疗、按摩、膏方等,以及学术交流、健康大讲堂等。


顾客来源方面,浙江省外来人员占20%,省内各地区人员占25%,大部分为本市消费者,占55%。其中,青少年儿童占20%,中青年人员占20%,老年人占60%。


李桂德表示,中医诊疗服务应推陈出新,深挖中医药潜力。如夏季推出冬病夏治的诊疗活动,或迎合当地冬令进补的消费习俗,组织冬季膏方节等。为给消费者提供便利最大化,会馆实行送医进社区;拓宽服务项目,开辟免费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免费测血压、发放医疗优惠卡等服务项目;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经营管理模式:夯实三大驱动力


评价一家中医馆,首先让人想到的可能是医生团队,但内部环境同样重要。李桂德认为这属于中医馆发展的内部条件之一,能给会馆带来向上的发展趋势。


硬件更不必说,自开业以来,会馆先后购入了日本日立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意大利百胜牌彩超等。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医药配套的特色就诊环境,会馆开设有中医药展览,定期举办中医学术讲座及对消费者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环境的空间感也很关键,李桂德透露,就拿中药房来说,有40多个抓药师傅,每天最高能达到1500包药,如果没有宽敞的空间,很难确保零失误率。


道地药材为内部条件之二,取自中药原产地的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以及新鲜程度,可以加强病人对会馆的信赖度。2015年开始,会馆进一步完善了采购、销售一体化流程,扩建物流中心,扩大仓储空间,提升药品储存环境。


关键因素是医生资源,通过开展各科名医坐堂,有助于会馆的多元化发展。在中医大内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针灸保健理疗以及皮肤科、男科等专科医疗科室,并汇集中医基础大科辐射西医内科。


李桂德表示,当初在开设会馆时,中医只有一名,西医一名。但要在有限的资源上力求做到业务最精,服务最优,药材价格适中。中医培养周期比较长,必须要有意识地去打造阶梯式中医团队,在名中医基础上,全方位引进各科中高级中医、学有专长的中医传承人才、年轻的中医硕士、博士生,利用有限的名中医效应,培养稳定忠诚的病人群体,适时引导病人分流,以稳固其他医生资源。



打造特色:树立品牌


中医馆要持续良好发展在于不断提升软硬件实力,包括一流的中药材,完善的就医流程以及员工的优质服务意识,系统的监督机制,稳定而又强大的人才链,还要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及健康大讲堂等。 


李桂德说,每个中医馆都要打造自己的特色,如会馆的信息化和品牌服务,这是下步的主要工作之一。此外,会馆增设了两辆健康专车,未来五年计划增到12辆,负责接送患者,也可以让医生走出去,被称为“行走的中医馆”。特别对新进或门诊量不大的医生,可以深入企业、基层、社区,近距离接触百姓。除入社区义诊,进部队慰问等公益活动外,不得不提的还有各种文化创新,比如与宁波电视台合作养生类节目“养生有一套”,兴建国医文化广场,创办会馆报刊等等。



未来发展核心:继承与创新



李桂德认为,中医馆未来发展要立足“继承”,着眼“创新”。要想继承好中医的话,首先要继承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二是继承和研究中医文献,提炼名老中医独特的辨证方法、治则治法、诊疗技术和有效方药;三是继承临床,在临床中一定要见到切实的效果。创新方面,则要建立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服务平台;创新中医新模式,探索、传承、挖掘、整理、总结、推广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自己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延续。


对于未来中医馆发展核心,李桂德建议,中医馆要创建特色品牌文化;研制中医馆管理创新机制,使之能可持续发展;推荐、引进中医专家,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队伍,做好人员的梯队建设;打造几个具有特色,疗效确切,优势显著的重点学科;研发几个服用方便、疗效确切、经济效益的制剂;坚持门诊看病,做专,做精,做强;做好中药材饮片、医疗、服务等质量的指导监督工作;做好中医专家的观念,传承中医文化,拓展中医药相关产业。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