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正式披露将于4 月8日起实施的《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分开改革正式在北京市全面推开。
其中医疗服务价格的部分调整也成为行业内外热议话题。今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发文评论这一改革,并说道:“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格,体现了对医务人员的尊重。”以下为文章原文。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作者:白剑峰 王君平
这是一件令李克强总理印象深刻的往事:
在一次基层调研考察中,一位医生告诉李克强总理,自己的按摩理疗服务价格每小时只有几十块钱,而在外面的“洗脚城”,一小时按摩服务的价格却有上百元。
“这位医生对我说,他觉得自己的劳动既没有价值,又没有尊严!”在2014年11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重提此事说。李克强强调,目前公立医院医事服务费价格确实太低,但药价虚高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通过改革,逐步理顺这种不合理的价格机制。
据作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公立医院执行的5300多项医疗服务价格,大多数形成于1999年。例如,普通针灸一次4元,哪怕扎成刺猬,也不能多收一分钱;拔火罐一次3元,如果不小心摔了一只罐,医生还要倒贴几元钱;做一次基本手法推拿治疗10元,还不够买一个汉堡。
自4月8日起,北京市将调整4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调整范围的都是矛盾比较突出、改革呼声较高的项目。例如,普通床位费从28元调整为50元;一级护理费由每日9元调整为50元;二级护理由每日7元调整为26元;静脉输液由2元调整为7元;普通针刺从每次4元调整为26元;艾条灸治疗由4元调整为30元;普通拔罐治疗由每次3元调整为18元;基本手法推拿治疗由10元调整为15元;颈椎病推拿治疗由25元调整为43元。
从1999年到2017年,苦等18年,中医按摩、针灸、拔罐的价格总算涨了,总理牵挂的事情终于落地了!尽管不少项目价格依然低于成本,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已经“破冰”。
其实,早在2014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就曾针对此事发表评论《让医疗价格体现医生尊严》。文章写道:
按摩的不如洗脚的、划肚皮的不如划鳝鱼的、开颅的不如理发的……此类现象比比皆是,反映了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极不合理。近十多年来,由于劳务技术价格严重偏低,极大地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例如,在北京的三甲医院,一台晚期肺癌手术,六七个人奋战七八个小时,技术劳务费不足1000元;高强度的一级护理,一天收费只有9元。中医师做一次针灸,收费4元;做一次拔罐,收费3元;做一次推拿,收费10元。如此廉价的劳动,令医生的心灵“很受伤”。一位医生自嘲说,到公园看猴还得花几十元门票钱,而挂个专家号只有十几元,看病还不如看猴贵。
扭曲的医疗价格,催生了扭曲的医疗行为。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看门诊、做手术基本是亏本的,医生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补偿收入不足。例如,让病人多做化验和检查,在手术中多使用耗材和药品。总之,羊毛出在羊身上,患者就是无辜的“羊”。由于医疗消费是医生主导下的消费,患者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成为“刀俎”之下的“鱼肉”。结果,很多人不仅花了不该花的钱,还吃了不该吃的药,滥用抗生素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如今,大处方、滥检查成为公立医院的一大顽症,久治不愈,其根源之一就是医疗价格背离价值规律。
浙江某中医院护士在为患者拔罐(资料图)
近年来,《人民日报》一直呼吁破除以药养医体制,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格,让医务人员获得有尊严的阳光收入。作者梳理了一下《人民日报》刊登过的有关评论,还真有不少:
《住宾馆不如住医院吗》(2010年1月28日第19 版)写道:
最近,一位农村亲戚来京看病。他患的是眼部良性囊肿。医生开了住院单后,他软缠硬磨,要求马上住院。我以为是担心病情恶化,便好言相劝。谁知,他悄悄对我说:“北京最便宜的宾馆也要一两百元,医院的床位费才30元,能省多少钱啊!”
住宾馆不如住医院,这位亲戚的“小算盘”可谓精明。其实,细一琢磨,医院里类似的现象还真不少,例如挂号费不如停车费、护理费不如修脚费、手术刀不如剃头刀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存在很多弊端。
《学学“猴子的经济学”》(2011年8月11日第19 版》写道:
同是看感冒,花费也相同,为何两人的感受“冰火两重天”?因为两张清单的费用构成不同。第一份清单,物的价值超过人的价值,医生的劳动价值很低廉,所以必须靠多开药来弥补收入不足;第二份账单,人的价值超过物的价值,医生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所以能够合理用药。
《价廉让中医“很受伤”》(2013年1月4日第19版)写道:
小夹板之所以“失宠”,主要原因是价格低廉。例如,一名桡骨骨折患者,用小夹板固定治疗,不需要住院,加上中药费,医院最多收800元。而对于同样的病人,如果用西医手术治疗,加上钢钉、钢板等耗材费,至少收2万元。同时,使用小夹板技术,医生需要耗费大量体力,而这些是没有回报的。因此,大多数中医院都放弃了这一传统正骨技术,只有少数老中医熟悉小夹板。年轻医生甚至连小夹板都不认识,即便在书本上学过,在临床中也很难有实践机会,小夹板几乎变成屠龙之术。
《打车难与看病难》(2013年7月12 日第19版)写道:
在北京大多数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的挂号费是14元,相当于出租车的起步价。由于专家号价格低廉,人人都消费得起,所以总是被一抢而空。很多人即便是头疼脑热,也要挂专家号。而那些疑难重症患者,却常常挂不上专家号,柔性需求者挤占了刚性需求者的资源。假如拉开专家号和普通号的价格差距,一部分小病患者就会选择经济实惠的普通号,专家号自然就会流向具有刚性需求的患者。可见,用好价格这只“神奇的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让扭曲的价格回归本位 》(2014年5月16日第19 版)写道:
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灯”。合理的价格,可以让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我国医疗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技术服务价格不合理是重要原因。北京大医院专家号14元,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导致“一号难求”。结果,大量的普通患者占据了稀缺资源,疑难重症患者反而挂不上号,只能花高价从“号贩子”手中买。如果大医院专家号大幅提价,基本与市场价格接轨,普通患者就不会再去抢挂专家号。供求关系一变,“号贩子”倒卖高价号的空间就会被压缩,更多专家号流向具有刚性需求的人,资源浪费现象反而减少。
《阑尾炎里看医改》(2015年4月24日第 19版)写道:
从费用构成上看,中美差别很明显。在美国,手术费是大头,药品是小头,体现的是人的价值。在中国,手术费是小头,药品是大头,体现的是物的价值。也就是说,中美医疗费的构成,差别主要在于技术所占比例。
《一根鱼刺的价值》(2015年12月18日第17 版)写道:
我国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严重偏低,医生和护士的技术服务不值钱,无法体现劳动价值。例如,护士输一次液,人工费只收2元,还不够一瓶矿泉水钱;医生做一个晚期肺癌切除术,手术费只能收七八百元,还不如修一部手机。医生为了“活下去”,只能靠多检查、多开药、多消耗来弥补亏损。例如,在“鱼刺事件”中,手术费和治疗费约占一半,药费约占一半。尽管每一项收费都合乎规定,但费用结构并不合理。其中,药费所占比例偏高,技术所占比例偏低,暴露了以药补医体制的弊端。
《狗洗澡与人看病》(2016年4月8 日第19版)写道:
最近,一位护士带着小狗去宠物店,看到价目表,心中颇不平静。例如,洗一次澡,小狗50元,大狗100元;看护一天,小狗50元,大狗100元。而在北京的三甲医院,护理一名重症病人24小时收费9元,静脉注射2.2元,吸痰1.5元,膀胱冲洗10元。相比之下,护理病人还不如护理宠物。
《莫让针灸成“古董”》(2017年2月10日第19版)写道:
当外国人张开双臂拥抱针灸时,中国人却弃之如敝屣。在大多数西医院,医生大量使用镇痛药物,根本不会考虑针灸镇痛。即便是在中医院,针灸也被视为“边缘学科”,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其根本原因在于针灸价格低廉,医生缺乏使用的积极性。……在美国,医生是否使用针灸,主要考虑患者能否受益,因为医生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无关。而在中国,医生是否使用针灸,主要考虑是否盈利,因为医生的收入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下,针灸的命运日渐衰微。
作者认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格,体现了对医务人员的尊重。技术值钱了,医务人员才有尊严感。今后,医务人员应堂堂正正地靠技术吃饭,而不能靠卖药吃饭。医务人员的心气顺了,老百姓看病也会更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