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民营医院政策体制思考——易守宽

民营医院政策体制思考

相关的概念:

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计划经济与市场的由来与发展

市场与明星医院

 

一、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异同,及发展现状

异同

1、相同点:都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百姓就医难,提供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便利。

随着医改政策的提出,民营医院发展迅速。国内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管理日益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无论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必须深化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无论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由于运营机制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2、不同点:(1)医院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不同。公立医院基于国有体制背景,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体制内优势,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公立医院更容易得到国家财政拨款。虽然医疗市场化以后,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补贴的比例逐年缩小,但在银行贷款、建设用地、从人才、技术角度和民众的社会心理方面,相对民营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认知。公立医院的公有制和公益性更容易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运行机制上来看,我国的医疗政策、制度对公立医院有相当的倾斜。公立医院在等级评审、医保定点和税收政策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大多数医保定点将民营医院排除在外。同时,国家对民营医院还要征收较高的营业税,但其在服务标准和医疗收费上却与公立医院基本相同甚至更低,造成民营医院运行成本较高。

2医院建设的路径和内容不同。我国公立医院的建设更多的还是受所属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公立医院更多是追求医院建设的“高、大、全”,热衷于规模的扩大,设备的更新,新医疗技术、项目的开展和临床科研的更大投入;或者更为重视医院建设的全面推进等。这是中国官僚行政体制管理模式和高度行政化运行机制下的一种常态。对服务质量、员工的责任心与凝聚力和对患者的吸引力等方面考虑的较少。而民营医院基于医院的品牌形象和社会信誉度及美誉方面更加注重,以此来扩大社会影响力。

(3)医院建设的发展轨迹和实效性不同。公立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医院扩张较快和管理粗放的问题。医院招标采购和药品、器械回扣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公立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跟风、应景、短期化的建设导致医院只注重包装的更新,技术上的出奇出新,而医院的服务忽视了对个性、差异化的关注。

在实效性方面,民营医院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在政策制定、员工聘用、薪酬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运行机制灵活性较高,而且容易受先进理念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且普遍历史较短,硬件设施比较新,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医院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吸取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实效性较为明显。

民营医院发展

根据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数据,截至20147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院中:公立医院13360个,民营医院11830个,民营医院占比为46.96%。与20137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60个,民营医院增加1236个。近几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公立医院的逐年减少,民营医院的逐年增加,民营医院在解决百姓就医需求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0147月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6.3亿人次,同比提高5.2%,环比提高0.5%。其中:医院2.6亿人次,同比提高8.2%,环比提高2.6%。医院中:公立医院2.3亿人次,同比提高7.8%,环比提高2.6%;民营医院0.3亿次,同比提高11.7%,环比提高1.8%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1694.1万人,同比提高7.3%,环比提高2.9%。其中:医院1290.4万人,同比提高10.7%,环比提高4.1%。 医院中:公立医院1135.3万人,同比提高9.8%,环比提高4.0%;民营医院155.1万人,同比提高18.2%,环比提高4.9%

 二、民营医院贯彻医保政策有哪些不利方面和障碍

1、资格准入,即医保管理部门批准民营医院纳入定点机构的过程

2、市场准入,即从获得医保定点资格到获得实际医保报销的等待期。由于资格准入的条件和程序不够明确,大多数准入条件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机构不仅途径模糊,而且很难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而且在获得准入资格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纳入医保的报销政策之内。

3、报销政策待遇不同,按照医院等级不同,民营医院与医保报销政策不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歧视”的混乱现象。

4、统筹层级较低,民营医院管理困难。各个地方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统筹层级不同,民营医院统筹水平较低,存在医疗资源不足和浪费现象。

三、目前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因素

 (一)医疗管理制度的制约

 由于民营医院是新生事物,在具体工作中,卫生行政部门很少考虑到民营医院,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学术交流等方面时常被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术团体遗忘。[3]譬如,民营医院反映无法了解医学科研招标工作,更无法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招标;医疗事故鉴定时受到公立医院专家的不公正对待等等。我国数量庞大的民营医院集体失声缺位,

在目前轰轰烈烈开展的医联体模式体系(始于2009年医联体发展模式使优良医疗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与放大,通过同质化管理,全面提高了医院集团的地位、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使当地百姓不仅有机会享受到高、精、尖的医疗技术,还可以享受到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建设中,很少有民营医院被允许或邀请参与进来,这与新医改中中提到的要大力发展的民营医院目标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

人才瓶颈是制约当前民营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民营医院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关键就是拥有自己过硬的医疗人才队伍。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社会社会地位提升与个人发展机会要远远大于民营医院,如果要弥补这些体制差异,民营医院引进人才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另外在公立医院中,白色收入、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目前成为医生的收入总额,但是这个总额已经超过了民营医院的年薪制,成为制约了人才向民营医院的流动重要原因。 

(二)国家税收制度的制约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费价格是放开的,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国家统一定价来执行。我国对营利性医院实行的税收政策,是参照服务性企业执行的,无法律依据,不符合法律程序,比照服务性企业征税,缺乏比照的合理依据,现行的税费总负担超过了营利性医院的实际承担能力,税种设置未能体现医疗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4]众所周知,医疗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从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医疗行业的获利能力还是比较弱的。营利性民营医院如果想获得合理的利润,必须提高收费价格,但必然会在由价

格机制主导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过重的税费负担会让这种不利处境加重,可能会使不少民营医院夭折。 

(三)财政补助制度的制约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处一个医疗市场,却不在同一个竞争起跑线上,公立医院为非营利性质,有政府拨款;不少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也与公立医院一样,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公益任务,没有拨款,收费也是按国家卫生部门的统一标准。这使得拥有同一属性,同样是发挥公益性作用的民营医院却收到不公平的待遇,

(四)医疗保险政策制约

 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已经确立了民营医院的合法性并与公立医院有平等的地位,但在实际执行中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管理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民营医院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会找不到具体的政策依据,特别是从民营医院的角度来看,医保定点政策确使其难以获得公平竞争,减少了医保患者到民营医院就医的机会。 

三、民营医院怎样贯彻好医保政策?

1、社会政策的支持。各级政府应重视民营医院在医保过程中的作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加快民营医院的评审步伐。让更多符合医保资格的民营医院加入医保的范围。

2、灵活运用政策,放宽医疗条件的限制。对于民营医院能够治疗的简单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放宽条件限制。让民营医院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来扩宽自己的市场。

3、加强管理和监督。民营医院不同于公立医院的服务性和公共性,由于利益导向性会出现严重侵害参保人员利益的行为。监管机构应对定点医院进行审批、管理、考核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考察,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给予坚决打击。

四、政策措施

1、各级地方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要明确民营机构纳入医保范围的政策和条件程序。做到权利和责任义务对等。对于批准纳入医保范围的民营医院,要与公立医院一样,简化纳入程序,提高工作绩效,缩短医保报销时间。

2、提高统筹层次,按医院等级报销制定报销政策。一方面要提高民营医院的统筹层次和统筹水平,以提高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降低基金风险,缩短回款时间。另一方面,以医院属地来决定报销水平。实现公私医院同等对待。

3、加强对公私医院的监管。对定点民营医院从审批、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监督。纳入医保范围内的民营医院加强检查和监督,对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

4、加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联合。将公私医院联合起来,更好的方便人民群众,实现技术上的联合沟通,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5、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加强公私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互联网管理公私医院,实现民营医院纳入医保政策更有效率的管理。

 最后,民营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窘境,其内在核心就是公平的问题。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落实非公医疗机构引进的人才享受公立医院政策待遇,职称评定、科研立项、规培基地、学术团体领导职务等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公平竞争的体制。新医改目标之一是完成医生由单位人职业人转变。但是完成这种转变,首先要消除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在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环节的不公平待遇,这样才有利于技术人才的横向流动,更好的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民营医院的人才引进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2)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建立对公立医院和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相对均衡的补偿机制,同时控制公立大医院的规模,健全包括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内的分级诊疗体系和医联体的建设,将更多的发展空间留给基层和社会资本,以改变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平衡的现状。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加快民营医院评审的步伐。社保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卫生状况和相关条件,让更多具有符合医保资格的民营医院,确实能为百姓解除病痛的民营医院纳入医保、新农合等医疗保障体系,为公立医院减轻就医压力,给病人更多的选择,为老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3)民营医院虽然大多都具有营利性,但是还承担着保障居民医疗保健的社会公益责任。民营医院的口碑或公信力之所以差,一是由于其的逐利性本性,有时为了获利会不择手段;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政府对其的帮扶力度不够,致使其的生存压力较大,而进行的无奈之举。建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做到恩威并使:一方面建立严厉的惩罚制度,提高其的违规、违法成本,从而降低其的违规、违法发生率;另一方面在税收方面给予较大的税收优惠或税收减免,要制定政策引导鼓励规范经营的民营医院的良性发展。

 云南财经大学  易守宽

           2017.3.30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