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
•1977年我国曾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普查,对取得完整资料的57297统计分析显示:痔发病率为59.1%;男性发病率为53.9%,女性发病率为67%;痔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
1 / 痔的定义
1、内痔
(1)内痔的定义
内痔是指肛门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定位:肛门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粘膜下
定性:痔内静脉丛形成柔软静脉团
改变:扩大曲张和充血
(2)内痔特性
内痔好发部位:截石位的3、7、11点处,又称为母痔区,其余部位发生的内痔,均称为子痔。
原因:直肠上动脉的终末支约在肛管直肠线上5CM处分为右前、右后、左侧分支。
内痔特点: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
2、外痔
外痔定义:发生于齿状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炎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其表面被皮肤覆盖,不易出血。
外痔特点:自觉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由于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及其过程的不同,
3、混合痔
混合痔定义:是指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
发病部位:多发于截石位3、7、11点处,以11点处最为多见。
2 / 痔病-病因病机
先天因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
饮食因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醇酒厚味,燥热内生,下迫大肠
血行因素:久坐久蹲、负重远行、便秘努责、妇女生育过多、腹腔癥瘕,致血行不畅,血液瘀积,热与血相搏,则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而成。
3 / 痔病的诊断
1、便血
便血的特点:多为无痛性便血、间断性便血,不与粪便相混。
便血的性质:血色鲜红
便血的方式:厕纸染血—>滴血—> 喷射状出血—> 大出血
便血的原因: (1)粪便擦伤痔核粘膜 (2)排便用力过度—>血管内压过高 —> 曲张的静脉血管破裂
2、脱出
痔核增大—>排便时脱出
肛门外 —>内痔嵌顿。
3、疼痛
脱出的内痔发生嵌顿 —> 引起水肿、血栓形成 —>痔核粘膜糜烂坏死 —>剧烈疼痛
4、便秘
因出血控制排便 —> 造成习惯性便秘 —> 干燥粪便又极易擦伤痔核表面粘膜而出血 —> 形成恶性循环
4 / 内痔分期
由于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三期。
Ⅰ期 痔核较小,不脱出,以便血为主。
Ⅱ期 痔核较大,便后自行回纳,便血或多或少。
Ⅲ期 痔核更大,便后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出血。甚至导致痔核嵌顿。
5 /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指诊检查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的粘膜结节
肛门镜下可见齿线上粘膜有结节突起,呈暗紫色或深红色。
实验室检查
6 / 鉴 别 诊 断
1、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 多见儿童,脱出息肉一般为单个。头圆而有长蒂,表面光滑,质较痔核稍硬,活动度大,容易出血,但多无射血,滴血现象。
2、肛乳头肥大
呈锥形或鼓锤状,灰白色,表面为上皮,一般无便血,常有疼痛或肛门坠胀,过度肥大者,便后可脱出肛门外。
3、脱肛
直肠粘膜或直肠环状脱出,有螺旋状皱折,表面光滑,无静脉曲张,一般不出血,脱出后有粘液分泌。
4、直 肠 癌
多见于中、老年人,粪便中混有脓血、粘液、腐臭的分泌物,便意频数,里急后重,晚期大便变细。指检常可触及菜花状肿物,或凸凹不平溃疡,质地坚硬,不能推动,触之易出血
5、下消化道出血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血管瘤、憩室病、家族性息肉病等,常有不同程度的便血,需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造影才能鉴别。
6、肛裂
便鲜血,量较少,肛门疼痛剧烈,呈周期性,多伴有便秘,局部检查可见6点或12点处肛管有梭形裂口。
7 / 预防与调护
1.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防止便秘,蹲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肛门部瘀血。
2.注意饮食调和,多喝开水,多食蔬菜,少食辛辣食物。
3.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的活动或定时作肛门括约肌运动
4.发生内痔应及时治疗,防止发展。
温 馨 提 示
成都第一制药出品的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后门)。能有效改善微循环。清除血检。消除痔核。从根本上解决痔疮。本品用药一般十五分钟见效。五盒一疗程。
痔疮属慢性疾病
请按疗程用药效果更佳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感谢关注关爱菊花的娄底医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