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患者两送红包都被充进住院费
南方日报讯(记者/魏亚男 通讯员/谢采容)
“其实医患之间的关系可以更简单、真诚,不需要送红包这种形式的感谢。对医生而言,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信任是最好的‘红包’。”近日,在佛冈县中医院脑病科,两位医生将患者家属两次送来的红包转入住院押金里,患者留下“感谢中医院脑科医护人员——7床患者”的字条表示感谢。
患者:不送红包不踏实
3月25日,杨女士因患椎动脉狭窄住进了佛冈县中医院脑病科。病情导致杨女士多年头晕难忍,在治疗过程中,杨女士心里有些不踏实,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给脑病科廖医生送个红包。
接受治疗过程中,杨女士的女儿找到了廖医生,硬塞给他一个红包,廖医生当场婉拒,但家属坚持。廖医生暂时收下了红包,随后让护士长帮忙转入患者的住院押金中。过了几天,杨女士的子女才发现送出去的红包成了住院押金。
经过治疗后,杨女士的症状明显好转,功能恢复良好,3月30日,杨女士病愈出院,“在住院期间,医疗团队对我无微不至,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就决定再送一次红包。”办理出院手续前,杨女士又将红包送给同科室的黄医生,但黄医生再次将钱充进住院押金。当又一次收到住院费收据时,杨女士的子女们表示:“送了两次红包都没送出去,我们全家从心底里感到钦佩。向医护人员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谢谢!”
杨女士说:“每一个家属在把亲人送到医院时都是寄予厚望的,但不送点红包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另一方面李大夫在节假日坚守岗位,以及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我。”
医生:其实有时很无奈
4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佛冈县中医院,见到了脑病科廖医生和黄医生。“我以前也碰到过很多患者,总想着给医生送红包表示一下,在他们看来送红包一是求个心安,二是对医生表示感谢。”黄医生说,不少接诊的患者的家属在治疗前会送来红包,每次都会把收到的红包通过存入病人的住院押金的方式还给患者。
“不当面拒收红包是不想让患者家属心里不踏实,其实有时候我们做医生的也很无奈。”黄医生说。
黄医生告诉记者,在很多患者及家属的眼中,医疗服务成了一种扭曲的“买卖”,这种交易心态,让很多患者觉得给了红包,就应该得到与预期中一样的结果,一旦有落差便会演化成一种较为敏感的医患关系。
黄医生坦言,事实上,“收红包”对于医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很大的负担,一是收了红包以后让医患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变得扭曲,使得医生和患者都不能正确地对待这其中所产生的变化。由于医疗行业本身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有些突发性的状况是很难预料和控制的。但在患者及家属的心里面这成了一种买卖,从而不能正确地对待在救治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发情况。二是收红包对医院的舆论压力也确实很大。
收到患者给医院送来感谢字条时,黄医生觉得挺“意外”:“没想到患者会留下字条,对我来说,只是做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是常规工作。而且,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送红包,患者根本没必要,作为医生也不该收。”
记者了解到,廖医生和黄医生的行为在医院不是个例,医院很多的医生都在这样做,只是由于医患之间缺少沟通,导致患者以偏概全,渐渐地形成了这种“送红包”的风气。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种风气,应该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杜绝这种现象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