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猪的皮肤真菌病和其他家畜相比迄拿认为少见。
病原 | Pathogeny
猪的皮肤真菌病几乎全都是由各种小孢子菌和毛癣菌所引起的,特别是须毛癣菌和细小孢子菌。后者主要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布广泛。
较少分离得到的是疣状毛癣菌、石膏状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多只侵害一群中的几头猪。这样的分离结果与实验查明的病原谱是一致的:只有用须毛癣菌、细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才能在猪引起皮肤真菌病成功。
流行病学、发病机理 | Epidemiology & pathogenesis
由于引起地方性流行的菌种都是在种系发生上年轻的、还只表现低级寄生专业化的多宿主寄生物(须毛癣菌)或者土地皮肤真菌(细小孢子菌),所以感染源和感染锁链很难查明。几乎所有各种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垫草、饲料、甚至土地都能在感染锁链中起作用。然后此病在猪群中的散播是通过猪与猪之间的接触以及闻接经由猪舍器物进行的,有感染性的皮肤材料能在这些器物上保持存活多年。通过在动物的继代能使病原浓聚,毒力增高。
此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猪的免疫防御反应的意义还没有阐明。上述各种皮肤真菌从它们的寄生性适应程度看来,仅仅是一些兼性病原菌,因此在猪的皮肤真菌病的发生上还有一些诱因(如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营养不足、贫血、血钾过多、皮肤病损、饲养于不卫生的潮湿猪舍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猪的皮肤真菌病
临床症状、病理解剖 | Clinical symptoms & pathological anatomy
猪的临床病象不论其病原为何种真菌都相当一致。
主要是头部、颈部、肩部达手掌大的有限皮肤区域,间或是相连的较大皮肤区域患病;不过背部、腹部和四肢也可能受害。只有中度的瘙痒,几乎不脱毛,因为猪毛只间或受害。起初病灶只中度潮红,嵌有小水泡。几天以后在痂块之间产生灰棕色至微黑色连成一片的皮屑性覆盖物。经过4—8周的病期以后自行痊愈。通常都是一种浅表毛癣,其特征是真菌几乎全只局限于角质层中,只有轻度的细胞防御反应。病猪的年龄和品种显然对于病程没有影响。
经济意义 | Economic significance
虽然受真菌侵害的个别病猪几乎不见任何损害,但在种猪群中则可能盛于种猪交易的封锁以及种公猪必须阉割而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传染于人的危险也不可低估。
诊断 | Diagnosis
从临床上只能作出“皮肤真菌病”的诊断,必要时应当通过苛性钾载玻片制备物的检查验证之。至于要确定究竟是毛癣还是小孢子菌病则只有通过培养检查才有可能,这样还能澄清其流行病学关系。
鉴别诊断:在鉴别诊断上应当考虑到湿疹、外寄生虫侵袭和皮肤变态反应。
治疗 | Treatment
可用牛的同样制剂以擦剂的方式对患病的皮区作局部治疗或者作全身洗浴。患部应以2—3天的间隔时间多次进行治疗,直到痊愈为止。尽管只有皮肤的表层受害,但是用这些药剂还是要4—7星期以后才能痊愈。口服灰黄霉素的治疗经验还很少。Kielstcin氏(1970)用之曾在一个猪群获得良好的功效。投服维生素A,喂给营养平衡的饲料以及创造卫生的猪舍条件都有促进痊愈的作用。治疗结束后应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预防 | Prevention
由于此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还没有阐明,可能的感染源又很多(活的和死的媒介物,土地),因此几乎没有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还没有免疫的方法。最好遵守4星期的检疫期,并于解除检疫以前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染病的猪群直到建化以前应封锁猪只的交易。
▼ 育奇邀请您参加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