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 陆青松 金晖 杨婷 刘莉莉 韩晶 鞠昌萍
误区: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多吃
“无糖食品”所说的无糖,也只是指不含葡萄糖,并非完全不含碳水化合物,进食时也要适量。从控制热量的角度上看,正确的原则是对所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视同仁,控制每天的总热量,膳食品种要争取多样化。
误区:饮食控制就是饥饿疗法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饮食控制就是饥饿疗法,只要每顿不吃饱就没事了,就能保持病情的稳定。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同时又是一个很危险的误区。首先我们向糖尿病患者强调的饮食控制是有科学根据的,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饮食本身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是满足人体能量和各营养素需求,而不是控制血糖,如果以牺牲这一目的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血糖稳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时,长时间采取饥饿疗法会很危险,因为机体持续饥饿又得不到外源性的能量补充,只能动用体内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而脂肪分解后会产生酮体(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正确的态度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工作性质,再决定每天应该进食的总热量,对每种食物都应适量食用。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具体的饮食控制方案因人、因时各异。关键要争取不超重且血糖、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每天主食推荐摄入量(每人的病情、身高、体重、日活动量不同,所以最好向糖尿病专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身高小于154 cm的患者主食4两/日;155~160 cm的患者主食5两/日;160~175 cm的患者主食6两/日;175~180 cm米的患者主食8两/日,每日主食最多不超过1斤。
误区:杂粮不需要控制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控制主食就是控制大米,杂粮可以多吃,而且杂粮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多吃没关系,这是错误的观念。虽然杂粮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便等的作用,但是杂粮的主要成分还是碳水化合物,和大米一样。50 g的荞麦面、燕麦、小米、高粱米、薏仁米、玉米等消化和产生的热能和50 g的大米产生的热能是一样的。所以控制主食不仅是大米,杂粮也是一样。
误区:控制好主食,副食就可以随便吃
听很多患者说在家里控制饮食做的好就是单指主食吃的少,其他食物还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是错误的。饮食控制不合理会造成血糖波动的根本原因是总热能的控制不合理,而影响总热能的不仅仅是主食(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也会产生热能,1 g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热能,1 g蛋白质产生4千卡的热能,1 g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能,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一部分产生热能,间接升高血糖,其他的通过一系列酶的糖异生作用转化为糖类,照样能升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好主食,其他的例如肉、蛋、乳、豆类、坚果类以及烹调油等都要算在总热能内。
误区:植物油多吃没事
不少人都知道动物油含有饱和脂肪酸,对身体不利,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健康,因而认为多吃植物油对病情没有影响。殊不知,尽管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无论动物油、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对健康极为不利。
误区:糖尿病患者与水果无缘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水果是望而生畏,其实大可不必。水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对人体非常有益,建议食用水果。只要灵活掌握如何食用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但前提是要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基础上。
每天食用水果的量:200 g(4两)。食用时间:两餐之间。交换条件:如果食用200 g水果就要从当天的主食中扣除25 g。水果种类的选择:选择含糖量不超过10%的水果。建议食用的水果:西瓜、草莓、白兰瓜、枇杷、猕猴桃、柚子、哈密瓜、葡萄、梨子、苹果等。不建议食用的水果:香蕉、枣、无花果、桂圆、龙眼等。
误区:为防糖尿病所以只吃素食
不少人认为动物性食物会造成蛋白质太高,动物脂肪摄入增加,肉类食品和脂肪容易招致代谢紊乱,荤食越少吃越好,甚至最好不吃。其实,动物性食物中优质蛋白较多,含有的营养素人体较易吸收,对健康极有好处,关键是合理进食。
误区:预防糖尿病,南瓜吃越多越好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南瓜含有较多的果胶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时,能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使饭后血糖不至于升高过快。但长期大量进食南瓜产生的高胡萝卜素血症,容易导致皮肤发黄乃至反应迟钝等。因此应该科学食用南瓜,不宜过量。
误区:运动量越大越好
适量运动可产生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减轻体重的效应。但过量运动也会带来相应的损害,例如低血糖、心脑血管事件、肌肉酸痛等,不但起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还可能升高血糖。因此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坚持。运动前应进行专业评估,根据病情决定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
误区:平时没有时间,周末突击活动的“周末运动者”
运动贵在坚持,经常运动才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每周至少运动3到5次,避免平时不活动。
不要用没时间作为不运动的借口。运动无处不在,其实站着看电视、走路去超市、骑车去上班、和家人一起去博物馆、动物园等都是运动。所以,选择一种感兴趣并且利于长期坚持的运动形式,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
误区:清晨起床空腹锻炼优于暮间运动
首先,空腹锻炼易发生低血糖,且清晨尤其在太阳未升起时,地表空气微粒杂质多,污染严重,不适宜外出。
其次,清晨血液黏稠度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糖尿病患者(尤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把清晨到上午9点作为自己运动的“戒区”。
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人的心率、血压最平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时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晚餐后锻炼。
误区:做家务很累,不用再运动了
家务劳动虽然繁琐、累人,但以局部精细操作为主,实际上运动强度很低,消耗的热量不多,所以虽然比完全不活动要好的多,但家务劳动不能代替运动锻炼。
来源:《全科医学周刊》2015.11.10,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