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杏林春暖”与“橘井泉香”原来有这样的故事

“杏林春暖”与“橘井泉香”是我国传统医药史上的两大著名典故,“橘井”常喻良药,“杏林”称颂贤医,“橘井杏林” 一直被作为中医高超医术、崇高医德的代名词。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动人传说呢?


“杏林”典出三国时期的董奉。


三国时候,吴国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住着一位名叫董奉的医生。他医术高明,救人无数,而且替人治好病之后从不收酬礼,人们都十分尊敬他。大家想做点事答谢他,于是他就定了个规矩:每看好一个小病,就在他家附近栽活一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就栽活五棵杏树。没过几年,董奉家周围的杏树便巍然成林了,长成的杏树每年都会结出许多金灿灿的杏子,董奉就拿这些杏子换粮,赈济穷人,“杏林春暖”的赞颂也流传至今。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来形容。


“橘井”这个词起源于西汉年间的苏耽。


相传汉文帝时,荆州桂阳郡(今湖南省郴州市)有一位高人名叫苏耽,他有一手精妙绝伦的医术,而且治病从来不收报酬,故远近之人都称他为“苏仙公”。有一次,苏耽有事外出,需三年方回,他将诸事交代给母亲后便驱车上道。乡亲们闻讯都来送别,送至长亭仍迟迟不肯离去,这时有一个人开口道:“仙公如今远出,我等若罹患重疾,可如何是好?”苏耽淡然一笑:“吉人自有天相,请勿多虑。”复作一揖,就此别去。次年夏天,瘟疫流行,患者多恶寒发热,胸膈痞满。当地的庸医巫婆趁机向病人勒索钱财,这时苏母想起苏耽临行前曾交代她的救急方,于是她就按该方救治,果然治愈了好多患者。原来苏耽临行前根据六运五气,推知将有伤寒流行,便交代母亲:家中后院的橘树及井水可以救急,患者如有恶寒发热、胸膈痞满的症状,可用井水一升、橘叶三片煎服,愈后勿收钱物。从此橘井一词便流传开来,“橘井泉香”也成为了中医药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