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15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开展2017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医生诊断职业病与诊断普通疾病有所不同。
工作中接触的各种有害烟尘、化学物、生物和物理有害因素,其重要的途径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因此劳动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苯中毒要做好生产环境的维护和自身的防护。
就业前应做职业健康体检,血常规指标异常以及患有各种血液病、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全身严重皮肤病、肝脾疾病者均不得从事苯作业。
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是使车间环境空气中铅的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如印刷中用锌代替铅制版,用钛白代替铅白制油漆等;
改革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减少手工操作,如用机械化浇铸代替手工,熔铅炉使用感应电加热炉控制温度,安装吸尘排气罩,回收净化铅尘等;
铅作业的工人应穿工作服、带过滤式防烟尘口罩,严禁在车间进食,饭前应洗手,下班应淋浴,坚持湿式清扫;
定期进行车间环境空气中铅浓度的监测和设备检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患有神经系统、贫血、高血压、肝、肾疾病的人不宜从事铅作业,怀孕及哺乳期的妇女应暂时调离铅作业。
作为个人,加强防范,进行自我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换衣、常沐浴、常洗手,尤其是应坚持在进门后、吃饭前、看书及报纸后洗手的好习惯。
不要使用含铅材料做的饮食用具,最好不要用彩釉陶瓷制品盛装酸性食物和饮料。表面平滑如玻璃和釉下彩陶瓷中的铅、镉溶出量极少或几乎没有,可放心选购;而表面有凹凸感的釉上彩陶瓷则应尽量不买或选用表面装饰图案较少的产品;对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装修房屋时,选用不含铅的油漆等材料。
尽量少在汽车流量大、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的街道或公路旁长时间停留。汽车驾驶员切记用嘴吸汽油,在行车中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在拥挤的道路上,最好关上车窗,减少尾气的吸入。
交通警察、汽车修理工和汽油站工人下班后要及时洗浴、更衣。
必要时到医院检测血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车间,机械铸造车间,陶瓷、玻璃,砖瓦工业的炉窑车间,发电厂、煤气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
首先表现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并急剧高热(肛温常在41摄氏度以上)、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严重者可有昏迷、肝、肾功能异常,也可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有些人先表现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晕厥片刻后又清醒了。
摄影、X线拍片和微机操作人员:
多饮些绿茶,多食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汞矿开采作业及气压表、油墨、石英灯、整流器制造人员:
应常食用柑橘、胡萝卜、玉米等食物。
印刷、铸造、电焊、玻璃、搪瓷等作业人员:
多吃蛋、瘦肉、鱼虾类、骨头汤,豆制品,动物血等食物,减少铅蓄积。
陶瓷、干电池等生产人员:
应多食富含铁的食物,以免引起缺铁性贫血。
炼油、油漆、染料等生产人员:
应多选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纺织、铸造、翻砂、教师等与粉尘打交道的人员:
应多吃猪血,黑木耳。
农药、化肥等生产人员:
多食蛋白质,以提高抗磷能力。
轧钢、烧窑等高温工种人员:
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外,还应食入一定量的食盐等。
振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应多食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米糠、麦麸。
脑力劳动较多者:
可多食蛋黄、禽类、牛奶、莲子、苹果、金针菇等。
野外作业者:
多饮水。冷天要偏食羊肉、牛肉、狗肉、鱼、辣椒、姜等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人员:
多食黄豆、青豆、绿豆、马铃薯、菠菜、杮饼、香蕉及柑橘类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