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媒体报道】 患者止步处的内幕照片集中“泄露”


去年12月,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和江西日报社发起“寻找2016感动江西医护瞬间”评选活动,收到了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90多个县市区、200多个医疗机构和个人的800余份投稿。来稿中的部分作品,经中国江西网集中展示后,迅速引起了医院医护人员的共鸣,同时也获得了网友的点赞和致敬。

这些作品中,既有年逾60岁,仍坚持进行人生“最后一次”献血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也有将笔记做成教科书模式的“90后”美女护士王婷;既有176的大个儿欧阳晨乐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胎儿,蹲在一米高手术台下完成“生命的托举”;也有九旬老人腹胀如鼓危在旦夕,医生胡谦变身“掏粪工”相救;既有身患肺炎打着吊瓶的卫生院副院长,也有抓紧手术空隙边吃午饭边给孩子打奶的麻醉医生;当然,还有那些为了病患在手术台上连续奋战十余个小时,最后累倒瘫坐的一个个“最美睡姿”。他们的善举,因为媒体的报道、公众的朋友圈分享,一次次在赣鄱大地掀起温暖感动的浪潮。

 网友:

       @冰美人:看了真的很感动!我就是那个5月10号当时胎监只有2分,紧急剖腹产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但是想想当时还是很后怕!在这里我全家发自内心的感谢当时为我及时果断手术的所有医生!特别记得当时有郭艳红医生!(为此,宝宝回家后,我给宝宝小名叫取了“果果”,让她从小就知道是姓郭的医生救了她!还有一个姓谢的女医生!真的很感恩你们!在这里对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都是最美的白衣天使!祝愿所有医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现在宝宝已经七个多月!我们带的也非常小心翼翼!每月都去妇幼体检!也祝她健康快乐成长!长大后做个感恩的人!回报社会!

      @象风一样:这份上台笔记是对患者生命的“贪婪”和“渴望”,医务人员总是希望自己的患者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活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写好上台笔记增加了这个机率,这份笔记体现了医务工作者,以生命为重,细究每一个医疗流程的工匠精神,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感染了、感动了我们很多人。

      @唯西:高度的责任感是医护的天职,

精湛的技术是医护一生的追求,

谢谢医护

还给患者一颗健康跳动的心!

      @领儿:这是我们身边的医护人员,总是默默的付出,为了患者历经艰辛。很感动,很温暖,为这样的医护人员点赞!

      @明了:除了震撼,就是心疼。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守护生命,看不见的地方敬畏生命!我们平凡而真实,用行动实践诺言。


       

         日前,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和江西日报社从800余份投稿中遴选出10张震撼的医护照片,本报用图文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激励更多医护人员坚持最初的梦想,在行医的道路上用平凡书写伟大,用奉献孕育崇高。

   

1、命悬一线的生命托举 

        

         照片中下蹲在手术台底下的产房医生名叫欧阳晨乐,他为孕妇内诊检查时,发现产妇脐带脱垂。为保护胎儿,从检查触摸到脐带的那一刻起,他的手就紧紧托着胎儿的头部,在护送产妇到手术室的过程中,他始终弯着腰,下蹲行动。直至胎儿娩出前,个头176的欧阳晨乐一直蹲在手术巾下,用手顶住即将分娩的胎儿,减少对先行脱出的脐带的压迫,防止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窒息。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一声响亮的啼哭,宣告了小生命的平安落地。

   

   

2、匠心写真  护士高颜值手术笔记走红

        王婷,2015年毕业进入南大二附院规培。20168月,由于表现优秀被调入手术室担任护士。面临全新的挑战,初做器械助手的她,也发生过递错器械的事。通过向优秀护士学习,以上台笔记为突破口,王婷快速“入戏”。做手术时当然不能一手拿笔一手拿器械一心二用,这需要她在术后立刻将要点记在便利贴上,下班后再花费一两个小时,结合医学书籍上的知识和解剖图,将手术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也正是她的这本上台手术笔记,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等全国主流媒体都纷纷聚焦进行了报道。

   

   

3、凌晨四点“最美睡姿”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唐海珍在连续做了两台急诊手术后,已是凌晨,此时又来了一位前置胎盘植入的产妇。唐海珍顾不上喝口水,接着进行抢救手术。做完这个手术已是凌晨4点多。

       冬日的深夜,安静而又祥和,可是,一天没有休息的唐医生接下来还有一台手术要做。她实在是太累了,坐凳子上腰酸痛,就趁第四台手术前的空隙,坐在地上眯一会儿。

   

   

4、手术台上晕倒  醒后继续工作


     在一个周六,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尹石玲在家照顾了生病的孩子一天,第二天,她便拖着疲惫的身体投入到了对一位肺栓塞患者的介入手术中。手术开始不久,尹石玲就感觉到身体有些不适。但为了不影响手术进行,她没有吭声,而是继续咬牙坚持。但事与愿违,当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尹石玲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瘫软在地,被紧急送往急诊科。

    经诊断,尹石玲是由于劳累过度而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由于介入科手术室缺人,在休息了1小时左右后,尹石玲主动请缨返回工作岗位。面对劝她休息的人,尹石玲说:“手术台上的病人需要我。”

    事后,尹石玲表示,她已经从事护理工作11年了,对她而言,护士的工作很复杂很辛苦,却也很简单,惟尽心尽责而已。

   

   

5、怀孕七月跪地工作

        冬季的一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红谷滩新院急诊科依然和往常一样忙碌,照看急诊留观患者、为医生准备清创包、给病人输液……怀孕七月的洪静像其他没有身孕的护士姐妹们一样不停地在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换药室之间穿梭。

        当天下午5时许,一名骨折患者来到医院,为协助医生尽快给该患者做好小夹板外固定,洪静急忙为医生从柜子内取石膏,由于柜子较矮,护士们平时需要蹲着才能取出石膏,而挺着大肚子的洪静不能利索地下蹲,她干脆双膝跪在了地上。

   

   

6、九旬老人腹胀如鼓危在旦夕  医生变身“掏粪工”相救 


        一位90岁老人痛苦地躺在急诊科病床上,经检查他患有结肠癌伴肠梗阻,需要紧急进行手术,但却因为腹胀引发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使得手术风险骤升。

        时间就是生命!南昌大学二附院急诊科医生胡谦见此情景,主动蹲在高龄病人床旁,小心翼翼地给病人接上插管,为其冲洗粪便。

      据胡谦介绍,此类病人都需要持续冲洗5日才能手术,家属即便有这份心,但多数不具备专业手法,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使其加重病情。最终,这名高龄病人在胡谦的悉心照顾下,恢复良好,为其安全手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后痊愈出院。

   

   

7、60岁生日的最后一次献血

     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在自己60岁生日的那一天,来到省血液中心八一广场献血房车内,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献血。按照《献血法》的规定,这是她献血生涯中的最后一天,即将从无偿献血队伍中退役的她有些恋恋不舍:“虽然我今后不能献血了,但我会当一名志愿者,继续宣传和传播无偿献血的大爱精神。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继续献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据统计,邹德凤十年无偿献血17次,累计捐献全血4700毫升。当天,现场多名医务人员代表和学生志愿者代表紧随其后献血,接过邹德凤的爱心“接力棒”,积极投身无偿献血行列,用热血为生命加油。

   

   

8、泥地里爱的担架

       20162月的一天,大家都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祥和快乐的春节气氛中。大余县中医院内二科的钟逢友、黎良辉、邓甫皓、廖松、赖华忠等医护人员则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在急促的120报警声后,黎良辉等人应声前往黄龙镇留地村。由于道路情况恶劣救护车难以前行,他们带着担架急救箱等设备冒着寒风踩着湿滑泥泞的道路步行数公里来到患者家中。这是一名高龄重症患者,他们为保障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将患者稳妥地安置在担架上,数人轮流将患者抬出大山。回到医院时,他们汗流浃背,泥巴裹满裤腿,疲惫不堪,但并未因此回家换洗休息,而是继续处置,直到患者病情稳定。

    

   

 9、手术间隙边吃饭边打奶 


       这位南昌大学一附医的麻醉医生同时也是位年轻的妈妈,抓住两台手术之间短短的十几分钟空隙,吃午饭同时打奶,只为不耽误手术的进程。

   

   

 10、不怕感染的抗艾先锋


     201678日,万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诊了一位罹患艾滋的37岁高龄计划外生育产妇,妇产科医护人员冒着被血液、体液飞溅的危险做好基本防护后,帮她成功实施了人流术,在术前术后对待她如其他患者一样耐心、热情。在痊愈出院时,她说,我要向你们致敬,你们是有温度的医生!


本文来源

江西日报文体首发



主    管

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    办

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中心)

制作/胡   骏

统筹/黄迅前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