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小编:
话说这段时间,广州的天气真的变化无常啊,用一张图概括:
气温一改变,有些人就弱不禁风起来;流感来袭,更是首当其冲,晚上睡不好,早上醒不了……
这些情况都是免疫力在作祟。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运动不够……都容易让人免疫力低下、生病难受。
免疫力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给小伙伴们扒一扒~~
你属于免疫力差人群吗?
报警信号
第一级:精神比较差、疲劳、感觉不舒服。
第二级:感冒次数增多、伤口愈合速度变慢。
这8种人免疫力最差
爱烂嘴角的人
日常生活中,“烂嘴角”出现后,很多人都认为是上火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梁雄安介绍,“烂嘴角”频发,很可能是个体免疫力太差。
“烂嘴角”在医学上称为口角唇炎,表现为口角部位皮肤起红斑、水肿、渗液和结痂。无论是何种原因引发的“烂嘴角”,均与自身免疫力有关。一般情况下,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病毒侵染,被“烂嘴角”困扰。
鼻子爱出汗的人
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出汗,有些汗是身体异常的信号。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裴智梅表示,比如鼻子爱出汗很可能是免疫力低的表现,尤其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劳累、活动和讲话过多时鼻子容易出汗,这类人容易经常反复感冒。
太爱干净的人
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王俊怡介绍,生活中太爱干净反而对健康有害。人体免疫系统需要不断经过外界的驯化来逐渐增加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如果太爱干净,免疫系统就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免疫力就会越来越差。
专家提醒,有些人平时喜欢用消毒剂洗衣服,或是用消毒水拖地,其实这种做法也并不可取。我们要爱干净,但也没必要过分干净。家里的卫生做到普通的清洁程度就可以了,扫扫地,拖拖地,不需要一直坚持用消毒水消毒。
闷闷不乐的人
俗话说“心情好,病就好了一大半”。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徐广明表示,医学研究证实,免疫力强弱与人的情绪和心理压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乐观的人不仅能让人生活更积极,还能有效增强免疫力。而闷闷不乐、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比乐观开朗的人免疫力会更差一些。
专家提醒,当人们面对不良情绪时,要学会及时化解。这些小情绪就会变成大情绪,从而影响免疫力甚至机体健康,这也是“病由心生”这个词的科学解释。
吃得太挑的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副主任医师杨东新介绍,很多人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其实长期挑食、偏食的人往往因营养摄入不全面,导致免疫力差,继而引起许多小毛病。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因此要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均衡膳食。
常当“夜猫子”的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自然的规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冯崇廉介绍,人的睡眠系统同样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个系统一旦紊乱,人不仅不能高效率地工作,还会导致免疫力降低,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古人云:“一昔不卧,百日不复。”熬夜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对于晚上用手机刷微博、微信、聊QQ的“晚睡强迫症人群”,睡前最好把手机放下,避免睡前太过兴奋,尽量保证睡觉前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宅男宅女
“宅”已成不少人的主流生活方式,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任医师丁义良介绍,天天“宅”在家,人也会“懒死”!因为坚持运动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经常不运动的人,身体气血运行变慢、肌肉松弛无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专家提醒,很多人抱怨没空锻炼,其实不一定要抽出专门时间来运动,只要达到一定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就能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比如下班路上,提前两站下车,步行回家;不坐电梯,改爬楼梯等。
太能吃的人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不往医院跑”。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副主任医师杨东新表示,很多人太能吃,每顿饭都能吃十二分饱,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食积”、“食滞”。积久化热、久积致虚,从而会免疫力降低,出现反复感冒、咳嗽等。
专家提醒,我们在日常吃饭时,需要放慢速度,专心进餐,才能让胃感受七分饱。放慢进食速度,也有利于对饱感的感受,从而有利于帮助控制食量,避免过量。
免疫力系统是什么
免疫系统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当你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酸痛时,就说明免疫出现问题,疾病趁虚而入啦。
在种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内时刻都有癌细胞产生,但并非人人得癌,都要归功于强大的免疫系统!
既然免疫系统如此重要,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用好它呢?以下这些方法让你的身体从此棒棒哒!
4个守则
7种方法
8种食物
4款食谱
提高儿童、老年人免疫力妙招
免疫力的误区
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太高也是病,会引起类似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健康人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免疫力。
不要通过服药或保健品来增强免疫力,均衡补充各种膳食营养是最好的方式。
来源:人民网、养生中国、生命时报
免疫力提高了还怕身体被掏空么?
↓↓↓↓↓↓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健康自媒体联盟主页,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