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的和尚
我经常谈到佛教的一个故事:有个喇嘛到了一个地方,当地人不让他过去,逼着他要么杀羊、要么跟女孩同居、要么饮酒。喇嘛觉得,淫戒不能破,杀戒也不能破,破了他就不是僧人了,就选了喝酒。谁知道,他喝完酒醉了,把女孩强暴了,把羊也给杀了。该守的戒律都破了。所以,他根本就不该喝酒,或者根本就不该去那个地方。
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定力。修行之初,你必须生起真正的出离心,不去接近污染源,远离它,这是第一步。
在佛教的传统中,这一步非常重要,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释迦牟尼死的时候,很多老弟子问他:世尊,如何调服恶性比丘?恶性比丘就是坏和尚、破戒的和尚。释迦牟尼说,默摈之。也就是默默地远离他们,不要跟他们说话。为什么?因为,你不但教育不了他,还会被他给污染。这就是远离和拒绝。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香巴噶举文化中,就提倡一门深入,并将这做为一条戒律。对于不遵守这条戒律者,你可以尊重他的选择,但不能做为文化传承者培养。所以,一位学生总喜欢到处乱跑乱学,我就告诉他,我尊重你的选择,但你不要带坏我的其他学生。为了写《大悲梦》,我采访过一些武术门派,他们也将不听师命乱学他派者,当成是背弃师门,这是很严重的破戒。
佛教中还有一种说法:
踩了破戒之人的影子,或者梦到破戒之人,都是不吉祥的。我最初觉得不可理解,但后来也就慢慢地理解了。因为,当你梦到破戒之人时,他的恶在你的潜意识里已经种得很深了,他给你留下了一颗恶的种子,所以很不吉祥,你必须把它清洗掉。
按禅宗的说法,初关一破,明心见性,你就要闭关。为什么?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所以,要“去彼取此”,远离这个东西,安住清净道场,开始闭关,让自己的心稳定下来,将智慧打成一片。
打成一片之后,才能破除对闭关这个行为的执着,然后才出去接触世界。那时,就叫进入红尘历炼,也就是在红尘中调心。
禅宗二祖就是这样,他把衣钵——也就是法脉交给三祖之后,就去屠门妓院里调心。为什么?因为,他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定住。人家不理解,看他一个和尚跑到妓院里来,就骂他;他也不在乎,还说:“我自调心,关你何事?”到了这个地步,他的智慧再也不会退转,他的心再也不会污染了,才有调心一说。这是修行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他调心调到如如不动了,出淤泥而不染。
这时,他哪怕跟坏人、恶人混在一起,也不会受到干扰,更不会变坏。没到这个阶段,你一旦进入红尘,就有变坏的可能。所以,有些人进入红尘之后,如果信仰偶尔动摇一下,也不要紧。这是很正常的。只要能找回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追求就行。
最早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只要想修行,就会出家,佛家道家都这样。有些不出家的道人,家里也都有专门坐静的净堂、静室,很有意思。
西部的大户人家是什么样子呢?
西部的所有大户人家,也都有堂屋,堂屋里供了祖宗牌位,还有古书、经典等,有佛像的人家还会供佛,每天上香磕头。这个房子不能乱住人,只能住修道的、干净的老人,也能住小孩子,但女人不让进去。因为,堂屋是静室,是男人们坐静、静心的地方。小时候,我经常跟着舅舅去采访一些道教高人。他们总会把我们带到堂屋里去。他们的堂屋都非常朴素,但里面的家具很好,都是很好的木头做成的。
过去,每到初一、十五,或是一些重大节日,人们都会斋戒沐浴,男女不行房事,夫妻不一起住,也不吃葱韭苔蒜,不吃刺激性的食物,让自己保持一颗清净心。西部人每次祭神、祭祖宗都要这样。父母死后,有很长时间也要这样。过去都是这样的,这属于传统文化的要求。这段时间,正好可以清心寡欲,静静地修心。
儒家也是强调坐静的。
朱熹强调“半天读书,半天静坐”,他的所有弟子都必须用半天来读书,用半天来静坐,他自己也是这样。王阳明也打坐,他一直在修定。很多人不太了解儒家,以为儒家不重视坐禅,其实儒家也重视坐禅。无论什么领域,如果你不坐禅,就没有静力、没有定力,容易浮躁,浮躁的人根本不可能成功,也成不了大器。所以,定力非常重要。
你可以观察一下,那些非常活跃的人——无论是学者、作家还是明星——有多少真正优秀的东西?很少。他们身上所有的光环,几乎都是营造出来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太热闹了,太浮躁了,早成泡沫了。我说的泡沫,是相对大海而言的。有智慧、能定下来做事的人是大海,靠吆喝应酬、定不下心的人就是泡沫。时代的飓风一卷,消失的都是泡沫,大海哪怕晃出惊涛骇浪,它的本体还是不变的。一旦风和日丽,大海就会像过去那样静寂深邃,孕育出无穷的精彩和奇迹。那些没有任何名气,但非常优秀的大师就像大海。人们可能不知道他们,但不妨碍他们的成就。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就是这个意思。要是常接触声色犬马,心必然会浮躁,必然静不下来,不可能成大器。
所以,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必须有静功,他要能沉下来读书、沉下来做事,不能老是心猿意马。包括西部民间的那些道人,想要拥有某种能力,他们就必须坐静。基本要求是坐静一百天。我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舅舅坐静。舅舅的法本是一些很旧很旧的手抄本,他们一般都把法术抄在本子里,自己平时照着修。比如画符。虽然道人画的符看起来很复杂,但画符在道术中并不复杂,它更重要的是坐静的功夫。如果你静不了心,你就算学会画符,也调动不了宇宙间的暗能量,你的符咒就没有力量,仅仅是一个图案而已。即便是简单的画符,也需要首先坐静七七四十九天,各种法术都是这样,都要观想,都要持咒。而且,七七四十九天是最基本的,要求再高一些,就是一百天。因为二舅舅的熏陶,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坐静,后来定力很好,也跟这个有关。
练武、练内功也是这样,你要想炼出真东西,就必须让心静下来。
一百天的筑基是最基本的要求,筑基阶段你必须闭关一百天。因为,只有在拒绝世界的时候,你的心才能沉淀下来。在一些教派之中,有些人甚至终身闭关,人家可能不知道他,但他一旦出来,就是大师。
比如密勒日巴,他的后半生基本上都在闭关,行脚十万——也就是走了十万里路,平时住在山洞里,没有任何享受,但他很是逍遥自在,非常快乐。他的避世一点不影响他的伟大,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读他留下的那些道歌,很少有人能超过他在道歌中展示的境界。他的境界,就源于他的静修,和他对欲望的拒绝。
当然,我说的拒绝不是叫你不接触世界,不跟世界发生关系。我的意思是,在你没能力拒绝世界的诱惑时,你就给自己一个能静静地独处的空间,不要频繁地接触世界,更不要陷入红尘之中。当你有了足够的定力和智慧,再入世做事,再去接触世界。到了那个时候,你才懂得如何面对花花世界。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孔子与南子的故事
据说,就连孔子都是这样。孔子到卫国的时候,曾见过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出名貌美,但也出名风流。《史记》上说,南子敬仰孔子,邀孔子相见,孔子无法拒绝才去拜见南子,后来学生子路质疑,说老师您怎么能这样?孔子就发誓,说“我如果如何如何,天杀我,天杀我”。这么一说,反而显得他心虚了。也许,当时南子见他一表人才,跟他调笑了几句,他也有些动心。这是根据心理学的一种推测。有人也有另一种看法,说孔子当时不是赌咒发誓,而是在教调学生,告诉他们南子并不是非得敬而远之的人。但从《史记》的叙述来看,这样的理解似乎有些不太贴切。他如果真是在教调弟子的话,很可能是另一种语气和说法。后来,卫灵公邀孔子跟他们同车而行,卫灵公和南子坐一辆车,孔子坐另一辆车,孔子发现自己就像陪衬一样,老百姓都在看南子,根本没有人注意他,于是感叹道,我没有见过喜爱品德就像喜爱美色一样的人,然后离开了卫国。
说明
当然,哪怕孔子真的对南子动过心,他也仍然是一个圣人,因为他做了很多事。他非常了不起的一点,就是他走过那么多地方,却从来没有忘掉自己要干什么。他一直在收集素材、学习知识、传播文化、培养弟子。后来他收集的素材就编成了《诗经》。所以,孔子的定力也很好,如果不好的话,他不可能成为中国的圣人,他早就半途而废了。
庄子
庄子的定力也很好。庄子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意思是:就算全世界都夸我,我也不会格外积极;就算全世界都骂我,我也不会格外沮丧。世界怎么对他他都不在乎,所以庄子的定力非常好。你可以看看他的《齐物论》《逍遥游》,非常了不起。可惜,这么好的书,现在读的人却不多了。
孟子
孟子的定力也好,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算有钱我也不会变坏,就算穷困潦倒我也不会改变志向,就算人们以武力来威胁我,我也不会屈服。
文天祥
文天祥也是这样,忽必烈不忍心杀他,非常希望能让他归降,但他就是不归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以死殉国。他死前还留下了一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意思是,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要忠义至尽,也就做到了仁。读圣贤书,为的不就是这个吗?从今以后,我算是问心无愧了。古代先哲把信念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定力。
所有的定力,都是从拒绝声色犬马、拒绝外界的诱惑开始的。
不学会拒绝,就不可能成为大师。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他爱好诗词,虽然不至于无心朝政,但也不可能在政事上有很大的建树;陈后主陈叔宝更是这样,他不但爱好诗词,整天跟人饮酒作诗,也无心朝政,贪图享受、贪图美色,仅仅在位七年,就做了亡国之君。还有秦始皇,秦始皇建了阿房宫,把六国美女全都掳掠到宫中,把金银财宝也都装进宫中,结果怎么样?还没顾上享受,他就死了。如果他把修建阿房宫的钱用来回报老百姓,他的天下会不会那么快灭亡?很可能不会,他不把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老百姓是不会铁了心造反的。
所以,贪图欲望只可能失败,拒绝欲望才可能成功
当然,有些人虽然没有拒绝世界,但他们也没有被欲望污染,红尘能带给他们许多烦恼,但不能动摇他们的本体,他们的追求始终不变。这种人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也可以留在红尘中积极地做事,不用远离红尘。因为,远离红尘很容易,真正难的是在红尘中做事。
所以,我非常尊重那些虽然有烦恼、有毛病,但始终在积极做事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智者。
(注: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爱心咨询热线:0512-62893761
手机:18913160280
苏州总店: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四叶草
珠海店:香洲区吉大路1号德翰酒店对面四叶草中医养生馆
电话:0756-3333776
手机:13286061314
分店一: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国际科技园四期艾草堂
分店二:苏州工业园区科能路18号维罗纳南区游泳馆二楼四叶草
四叶草中药养生馆
传承中医国粹·践行大德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