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抗生素、激素等外源性药物。
”无抗养殖“
就是在养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激素这些外源性药物的生态化养殖。
为什么要提倡无抗养殖呢?
从五十年代初抗生素被第一次用于畜牧养殖,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了。也确实为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就中国来说,每年20多万吨原料级抗生素的生产量有将近一半用在了畜禽养殖上,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啊?滥用成灾!
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危害不但已经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生命、破坏自然环境;而且对于我们从事畜牧养殖行业的朋友们来说:耐药性的增加,提高了治疗成本;对免疫系统的破坏,降低了对疾病和应激的抵抗力;毒副作用的蓄积,严重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性能以及畜禽产品的口感、风味和食用安全性。
总之一句话:猪(鸡)难养、病难治、钱难挣!
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已经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效益了。从今年3.15晚会上的舆论造势和之后的畜牧、环保、食药监多部门对生产厂家、经销商、养殖场的联合检查,以及将畜禽养殖场的负责人定位为“安全食品生产者”,从严从重进行监督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可以强烈的感觉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和政府“禁抗”的决心了。
所以,不论是出于改变养殖现状,多活、多产、多挣钱的“私利”;还是为了人体的健康、人类的生命和环境保护的“公义”。我们都迫切的需要寻求一条新的替代抗生素的养殖途径了。
实现无抗养殖的方法
要做到“无抗养殖”,归根结底还要从“激活免疫系统,大力提升动物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抗病力,防患于未然、治病于初始”这个角度去想办法、搞研究。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国内的养殖现状来说讲,在“不改造现有的畜禽栏舍、不改变养殖流程、不增加人工、不降低效益”的前提下,唯一能助力“无抗养殖”且相对成熟的新途径、新技术,只有“微生物+中医药”的生态养殖这一条路可行了。
本人从2006年就开始从事生态养殖的临床研究工作,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也算小有心得。“微生物+中医药”的生态养殖方法确实在“增强畜禽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节约成本、替代抗生素”方面表现不俗。如果综合应用“生物发酵饲料、生物蛋白替代、玉米减半使用、活菌中药保健、生物辅助防疫、养殖场环境除臭”等配套方案,是能够真正做到“无抗养殖、轻松养殖、低成本养殖的。
实话实说,现阶段能够完全的、系统的掌握这些技术,并将微生物与中医药完美结合,真正帮助基层实现生态养殖的厂家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很多还是为了卖产品而炒作概念。
微生物与中草药作用机理
先说一下微生物吧
所谓微生物——即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类生物群体。
因为肉眼看不到,很多人就忽略了它的存在,对其形态、特征、功能、作用等就更不了解了。基于此,在这里有必要让大家对它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认识。
Α、按细胞结构大小分:
真核细胞微生物——一般是指真菌
原核细胞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一般是指病毒
Β、按生存方式分:
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下生存。大部分有益菌属于厌氧菌。
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
需氧菌——只有在有氧的环境下才能够生存。大部分有害菌属于需氧菌。
C、按作用分:
有益菌——目前所发现的几万种微生物中,百分之九十多是有益菌。
共处菌——条件性致病菌。
畜禽健康时安分守己,还能帮助机体合成VB和VK3,一旦免疫力下降,就会趁机作乱,到处游离。游离到局部就局部感染,游离到全身就全身感染。
有害菌——致病菌,约占微生物总数的1%左右。
可能有人认为,有害菌比例这么小,才1%了,90%多的有益菌对付它还不是小意思吗,90:1呢。
一般来说,机体健康无应激的状态下,维持这个比例不变(微生态系统平衡),有害菌和共处菌是无法搞破坏的。但是一旦机体体抗力下降、应激(突然换料、环境改变、患病、手术、滥用抗生素)等情况发生,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共处菌也会趁机作乱。
其实在实际养殖的过程当中,这种应激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单靠畜禽体内的菌群是不行的,需要我们人为的帮助补充有益菌,维持微生态系统平衡,让有益菌群一直占有数量优势。
虽然有害菌1%的比例不大,但在体内几万个菌群的总数量里(目前还没有统一数字),1%还有几百种呢。况且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例如:大肠杆菌,20分钟分裂繁殖一次,24小时分裂72次,一天一夜就能繁殖出48万亿个
实际上,受营养、竞争、生存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微生物是无法完成这个繁殖数量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利用这些限制性条件,增值有益菌、让它处于优势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控制数量;让共处菌安分守己,发挥积极作用,帮助畜禽机体建立和维持正常的微生态系统平衡。
咱们一直提到“微生态系统”。那什么是微生态系统呢?
所谓“微生态系统”——就是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系统(90%比1%)。现代医学认为:动物体内外存在的大量正常微生物,时刻参与着动物机体的生长、发育、消化、吸收、营养、免疫和生物拮抗等各种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衰退的全过程。是一个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一样重要的系统,称之为“微生态系统”。
人们往往因为“微生态系统”是一个微观世界的生物系统而忽视它,但是也因为人们的忽视而引起畜禽的“菌群失调症”。
例如:
断奶仔猪经常出现的消化不良、腹泻、生长缓慢的“断奶综合症”。
畜禽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体内菌群比例失调,而引发的肠炎和维生素缺乏症。
反刍动物大量采食高蛋白或高糖分饲料,使瘤胃菌群比例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的“前胃迟缓病”。
这些都属于微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后的“菌群失调症”。
为什么补充微生态产品能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u 数量优势
不论畜禽机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始终保证其体内的有益菌数量占据优势地位,就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让共处菌也安分守己,不造反。
u 生物夺氧
微生态制剂中的兼性厌氧菌进入体内后,会在第一时间消耗掉环境中的氧气,创造一个有既利于有益菌又能限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的无氧大环境。
u 生物颉颃
因为人为的让有益菌具备了数量上的优势,所以它能更快更多的附着到肠粘膜上,与粘膜上皮紧密粘连,形成“细菌生物膜”,抢占据点、修筑防御工事”,竞争性的把有害菌隔离在阵地以外。有害菌无法突破细菌生物膜,也就无法在肠道定值,只能随粪便排除体外。
u 免疫刺激
刺激巨噬细胞增强活性,大量吞噬有害物质;增强BT淋巴细胞的增值能力,增加抗体水平,提高免疫力。
u 营养合成
※ 有益菌能在肠道内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促进VD、钙、磷、铁等物质的吸收,其中的乙酸和乳酸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 代谢产生小肽、维生素、氨基酸和酶等小分子物质,动物机体可直接吸收利用,增强体质,保障生产性能,而且还能产生两种以上细菌素,杀灭有害菌,增强机体抵抗力。
※ 大量的有益菌群参与饲料在肠道内的分解吸收,降低料肉(蛋)比,减少内毒素蓄积、改善畜禽舍(厂)的大环境。
这是使用微生态制剂的一个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多作坊式的小生产企业没有经过国家验收审批,不具备生产资质。或者是技术落后、菌种单一、工艺简单、容易混入杂菌、导致临床效果不明显。尽量选择有生产资质的正规生产厂家,才能劲量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再简单说一下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华名族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繁衍几千年的重要保障。从三皇五帝到明末清初没有抗生素的数千年里,中医药不但让我们的祖先具有健康的体魄,更让人们学会了适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的统一、完整与和谐。
相比抗生素,中医药在“治未病”(防病于未然)和“治已病”不伤身(不破坏免疫系统,讲究机体的整体性,辩证施治,寻找病因,标本兼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方面优势更明显。
中药用于“无抗养殖、生态养殖”,主要还是利用其能够扶正固本、健脾开胃、协调脏腑经络功能、平衡阴阳,从而提高畜禽免疫能力、生产性能和强健体魄的特点。
关于中草药的具体功效和作用机理,在很多文献资料中有详细的讲解,在此就不在过多的说了。
微生物+中草药为什么能产生1+1>2的功效
※ 益生菌对中药发挥强大的分解与合成能力。
分解——能分解中药中的有毒物质,降低或去除毒副作用;还能将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彻底的分解转化,使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加速吸收,30分钟达到血药高峰,提高药效4——28倍; 能降低中药的生产成本,可以作为添加剂长期添加使用。
合成——有益菌的代谢产物能和中药中的一些成分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从而改变药效,扩大适应症。
例如:
五倍子经有益菌发酵后,其涩肠止泻功能增强,同时产生没食子酸,具有了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抗过敏、利胆、扩张支气管等新的药理作用。
大黄经酵母菌发酵后,使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了6倍左右,降低了具有强烈泻下作用的蒽醌的含量和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 益生菌具有强大的的生物转化能力,能将中药的有效成分转化的更彻底;
(传统手段,因硬度不同、损耗、温度、压力不稳定,难确定每种原药 到底提取出来多少,是否提取干净)
还能保护中药中的芳香类挥发油、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免遭破坏。
(常温、常压下温和进行的发酵过程)
※ 中药在分解转化后的一些成分(水溶性糖)难以被肠道吸收,但可以作为有益菌的营养类物质,对益生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 中药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的拮抗有害菌,为有益菌在肠道的定值和增值扫清障碍。
综上所述,微生物与中草药都能强化免疫系统,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生产性能、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量。但将两者科学合理的配伍,会大大增强彼此的效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助于大范围、持续性的推广使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的无抗生态养殖事业发展下去!
杜云龙
1383111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