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随着各项医改政策的落地,招投标,分级诊疗,包括大医保等等政策落地,向社会提供药房重任将越来越多下延到零售药房的身上,药房将成为一个天然的“大健康库”。
那么如何把握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何利用好这个天然的“大健康库”就成为了我们当下最为火热的议题之一。
一、医药分开改革与实践。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过去的十年,也就是2006年到2015年,总体的政策将来说2006年开始,六中全会上推出了“分开”的决定,包括官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2007年则基本上是一样的,乃至到2009年,2010年,2015年逐渐的深入。总结下来,医药分开改革的第一个十年,重在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链,重塑公立医院。
到了2017年1月份,十三五体制改革规划当中着重提出了,采取综合措施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间的利益链,医疗机构应该按照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不得限制处方外流。同时又探索医院门诊多渠道购药模式,患者可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2月份更进一步,在业内被称“国17条”中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统筹推进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到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按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所以,总的来讲2016、2017年医药分开的改革力度逐渐在加大,并且在深入。
以下分享北京和广州两个具体实践案例。
北京从2012年开始在三甲医院,包括到2014、2015年在二甲医院实行医药分家的试点。尤其是今年3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3600多家医疗机构,也就是说还有10天左右的时间真正的启动医药分开,告别医药养医的运行机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浙江新城院区则在今年2月8日开始取消门诊药房,但是却将把医院药房搬到了院外,办成了社会药房,变成了一个纳税的零售药房。当然这样的做法解决了一个将来患者不用排队购药的问题;但是同时也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医保报销的问题,即患者必须须在医院划卡报销之后才能去药房拿药,不需要报销的,不需要刷医保卡的,就直接可以到药房取药,相当于在网络上就把处方的问题解决了。这家医院的改革着重解决了一个大家取药排队时间比较长的问题,但是还没有真正的解决患者自动购药的问题。
二、新政策蕴含的机遇与挑战。
新机遇
新政策下零售药店的发展充满机遇。为了迎接这些新机遇,我们零售药首先要明白“我能承接什么?我能做什么?需要我做什么?”
1、家庭医生
未来在我国,根据规定要达到85%的人员要跟家庭医生签订合作协议。所以我们零售药店可能首先要承接的就是门诊药房的服务。门诊药房的服务则包括了门诊处方审方的配发和提供药学服务两个方面。
2、大健康
如今国家倡导大健康政策,鼓励大家开中医诊所,做医保健,这将是未来药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药房一定要提供慢病管理服务,虽然现在看慢病管理,有一些地区已经显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品类销售在下滑的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当地的社区门诊报销比例在提高,有些地区的患者购买这些慢性病的药品本人只需支付30%的花销,这就显得我们慢病管理药品服务,药师服务这一方面尤为重要了。
还有一个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大健康的需求。从长远来看,未来的顾客一定是拥有更大的购药与服务选择权的,顾客对健康和相关产品服务也将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会更偏好一站式服务,并且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显得尤为突出。
新挑战
新政策下零售药店业同样面临着很多挑战。面对挑战我们首先要提前谋划,拥抱机遇的关键就是提前谋划,转型,并且改进自身不足,做好充分准备。
1、管理能力的不足。管理能力欠缺,并不是大家不想管好,这与各地的监管政策的直接关系,现在看好多地方在监管上是严了,但是指导性相对差。尤其是门店业务流程与信息,结算系方面;
2、专业能力的不足。首先就是药师资源的欠缺——无法满足处方外配急慢病管理及中医诊疗的要求;
3、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患者和顾客需求及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新零售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杨的状态,我们传统零售怎么和新零售做更好的对接,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零售药店的战略应对
首先,争取医院、医保资源显得很重要;
第二,加强门店的建设问题,提升规模,覆盖目标客户群所在的区域,打造高便利性、一致性、标准化的连锁形象;
第三,加强工商合作,批零合作;
第四,加强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升门店药事服务能力,慢病管理能力;
第五,加强全渠道营销,线下线上同步跟进;
第六,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积极推进执业药师的培养工作。
(以上内容根据赵小川于2016~2017年度中国药店发展报告暨连锁药店价值榜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而出,未经本人审核)
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xbyy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