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燕尾帽,身穿浅色护士服,行走于病房之间,说话温声细语,为患者输液或打针。这会不会就是你对护士的全部印象?然而,还有这样一类护士,时常不在人们的视野之内。他们每天裹着严密的绿色消毒服,在手术台上进行激烈的博弈,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的生命。他们与医生配合得天衣无缝,是每一台手术的重要支撑。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小编带你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为您呈现无影灯下护士们的无悔青春。小编先用图片带大家一起感受护士们工作日常:
1.手术室里,决不是主刀医生的独角戏,团队协作才是根本
2.手术室中还有几名男护士,体力好、动手能力强是他们的优势
3.医院每天开展30台左右的大小手术,每台手术需要2至3名手术室护士
4.肝移植手术前,几名手术室护士正在进行准备工作
5.巡回护士宋艳莉在进行手术协调工作
6.于新秋(左)承担着标本处理工作
7.手术室护士刷手后进入手术间
8.手术室护士正在穿针引线
9.手术室护士正在调试无影灯
10.为患者输血前,医护人员要对血制品进行仔细核对
11.手术室医护人员挤在一块吃午餐
关于护士们的工作生活,以下几个关键词再合适不过了:
关键词一:团队
深夜,医院C楼里在进行一台肝移植手术、一台普通外科手术、一台泌尿外科手术。B楼里接连来了两个危重孕产妇,且一个比一个紧急。在所有备班人员到岗情况下,人手依旧紧缺。住在医院附近的护士们接到电话,十分钟之内就到岗。“我们是一个团队”,手术室护士王晶在回忆这件事时,显露出自豪的神情。“经常是一个电话,无论是下班路上,还是半夜一两点,就急匆匆赶回手术室。”手术室不是主刀医生的独角戏,团队协作才是根本。手术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访视及护理评估,明确手术护理重点;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手术物资及设备。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护士、外围护士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炼成一名优秀的手术室护士,需要多年汗水的浸润。在手术室,护士大多是从器械护士做起的。当然,器械护士也不简单。就像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镜头,医生一伸手,要什么有什么。流畅的“传递”,默契不可言喻。这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及时准确处理好突发情况。
关键词二:亏欠
只要有抢救,手术室护士就要在场。“亏欠家人”这四个字,是很多护士的心声。护士长李学宁的女儿就要小升初了,特别希望妈妈可以参加她的家长会。这样的期待并不过分,李学宁答应了,女儿也开心极了。女儿怕妈妈找不到教室、找不到自己的书桌,特意为她画了路线图,在桌子上留下桌牌。“桌牌没起到实际作用,屋子里只空了一个座位。”李学宁说。她参加过几次女儿的家长会,一次因为抢救患者而迟到,到达的时候家长会已临近尾声。还有一次家长会过程中,李学宁又接了几通重要的电话。“你妈妈怎么那么忙?”家长会后的一天,班主任说的这句话,让李学宁的女儿低下了头。“下次老师再这么问,你就告诉他,妈妈这是为了挽救生命。”李学宁的丈夫对女儿说。家庭成员的相互体谅,成了支撑护士工作的必须。
关键词三:身体
如果有一天告别岗位,最想和年轻的护士说什么?62岁的于新秋毫不犹豫地说了两个字:“身体。”前不久,38岁的手术室护士宋艳莉生病了,头晕、心悸、抑郁,典型的神经官能症。宋艳莉说,“皮实”如我,这下都病倒了。在医院,“连轴转”是手术室护士的常态。在“危重病人比较多、人体机能较差”的情况下,宋艳莉依旧强调“我们要视病人为家人”。“从来都是有上班点,没有下班点。”宋艳莉曾有过四天没回家的经历。医院一天要开展30台左右的大小手术,每台手术需要2-3名手术室护士,若是上了肝移植手术,至少都需要10多个小时的持续奋战。10来个小时接着又是10来个小时,这样情况太平常了。“我们上手术,有时候要准备大两号的拖鞋。”“这是为什么?”“因为脚会肿。”
超大强度的手术,对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巨大考验。手术台上当然有遗憾,但更多的却是欣慰。宋艳莉感慨,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2007年,医院有一名“熊猫血”肝移植手术患者,今年在医院里生下了小宝宝。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携手努力下,不断开启着新的人生,没有比这更有成就感的了。
来源:中国人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