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营养日】 拒当“小胖墩”,作为父母该如何预防孩子肥胖?

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吃高营养的东西。食物热量摄入过多,而又缺乏运动,导致很多小孩变成了“小胖墩"。




你家“小胖墩”是真胖吗?

看起来胖,有可能不是真的胖。可以用两个方法判断:

1、对比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算法:

3~12个月婴儿体重(㎏)=(月龄+9)/2

2~6岁体重(㎏)=年龄×2+8

7岁~12岁体重(㎏)=(年龄×7-5)/2

若孩子的体重超过同龄段标准体重的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则为肥胖。


当然,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趋势不同,生搬“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不一定正确。因而可以配合第二种方法来。

2、算BMI指数


BMI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²(m)。

  • 当BMI指数为18.5~23.9,属正常。

  • 当BMI指数为24~27,为过重。

  • 当BMI指数为28~32,为肥胖。


所以,当自己孩子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且BMI指数又大于28,基本可以得出孩子已经肥胖的结论。



吃成“小胖墩”可不是一件好事

01

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目前的研究发现:大脑的沟回(褶皱)越多、越深,人的思维就越活跃。

若是肥胖,则会导致大脑皮层脂肪积淀过厚。这会指向一个后果:沟回拥挤不堪。于是沟回慢慢减少,最终限制了人的思维发展,影响智力。


02

容易出现性早熟


大量进食、盲目进补会过量摄入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


03

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肥胖儿童容易高发:高血压、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等疾病。如脂肪肝,在肥胖儿童中的发生率就高达31.4%。


不仅如此,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的概率就越大。


04

带来心理问题


在学校,肥胖会成为同伴嘲笑和捉弄的痛点。若是不能及时开导,肥胖的儿童极易出现孤独、自我封闭、逃避社交等心理问题。



可能有家长觉得小孩子现在胖,等稍大点自然就瘦了,也就无所谓有什么危害了。其实并不是这样!


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儿童期肥胖与成年肥胖>的调查,发现:

   ☞6岁以前就肥胖的儿童,成年后肥胖的概率约为25%;

   ☞ 肥胖持续到青春期的儿童,成年后肥胖的概率约75%。




怎么预防喂出“小胖墩”呢?

预防胜于治疗,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从小抓起


当孕妈妈开始怀孕时就要特别注意饮食摄入,避免生出巨大儿(胎儿体重大于8斤)。同时要注意把握住孩子容易发生肥胖的3个关键期婴儿期、5-8岁及青春期

2

科学喂养


①尽量纯母乳喂养

6个月以前,尽量选择纯母乳喂养,此时妈妈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高脂肪的食物;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要按需喂养,宝宝需多少则喂多少。


②均衡膳食

保证饮食多样化、荤素及粗细搭配,多选择蛋白质丰富、脂肪量低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鱼、豆制品等。


以3~13岁的孩子为例,每日提倡如下的膳食摄入量:

每天摄入的食品种类应该在10~15种,早餐中餐晚餐点心的摄入热量比应为:[30%:40%:25%:5%]。


另外,三餐定时、定点、定量,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③饮食宜淡不宜咸

给孩子吃的菜肴宜淡勿咸,糖和油脂不可多放,尽量做到色、香、味、形俱佳。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吃甚至不吃零食、甜食、油炸食品、甜饮料和碳酸饮料。

3

让孩子动起来


尽量让孩子保证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如足球、游泳、跳绳、跑步、爬山等。


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运动,也要想方设法让他动起来,比如不坐电梯走楼梯、让孩子多做家务、制定一个“家规”每天某时全家要一起做操等等。

4

你的鼓励也很重要


多鼓励孩子参与小朋友的集体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增强运动,另一方面也可锻炼社交能力。

5

全家总动员


预防“小胖墩”还需要全家人共同参与、配合。家人良好的饮食方式、进餐环境等都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


不能你这边禁止孩子吃薯片,那边奶奶又偷偷给孩子吃,这就没什么效果了。

假如自家娃娃已经是肥胖了

那么请一定要循序渐进地用以上的饮食标准

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

并且,多多让孩子动起来


最重要的一点:

带孩子去做个体检,

以免患上高血压等疾病!


来源:健康之路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