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默念着一、二、三、四……无数只绵羊在眼前飘过,但还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这种失眠的痛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人有三、四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且失眠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什么情况下该吃安眠药?如何选择安眠药?安眠药副作用大吗?服用时该注意哪些事项?小编为你一一解读支招。
睡不着睡不好
无需拒绝安眠药
失眠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虽然都是失眠,有的患者是入睡困难,躺上床半个小时了还很清醒;有的是睡不踏实,晚上起码要醒两三次、睡不足6小时;有的则是醒得太早,凌晨三、四点钟就自然醒了。
如果已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有焦虑、抑郁的倾向,无需拒绝安眠药。药物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但临床上失眠的人容易走两种极端:
1
不吃药
有的人怕安眠药有副作用,宁愿硬扛着不吃药,其实两害相权取其轻,药物都有半衰期,只要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必担心副作用;
2
依赖
另一种人则对安眠药依赖成性,越吃剂量越大,认为自己不吃药就肯定会睡不着觉,这也应该引起警惕,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情况好转时逐渐减量。
短暂性失眠 试试调整生活方式
如何防止失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
1.睡前数小时(一般下午4时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如咖啡、浓茶或吸烟等;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2.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3.每天规律运动,每周至少三、四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每天生活作息有规律,养成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睡觉时,卧室的光线、温度应适当,保持安静、舒适才易入睡。
如果是一个星期内短暂性失眠,可以先尝试调整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缓解压力等。如果实在睡不着,短期性偶尔吃点安眠药问题不大。但如果失眠超过一个月,就不能硬扛了,应尽早咨询医生、合理用药。
失眠表现不同 莫选错安眠药
虽然都是安眠药,但失眠的表现和原因不同,所选药物也不一样。如何选安眠药才安全、合理?
对于入睡困难者
可以选用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咪达唑仑等,以免在清晨醒来后出现药物的延续作用。
对于睡眠维持困难者
可以选用作用时间较长的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硝西泮等。而对于睡眠不踏实、多梦易惊,但白天又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的患者,可以使用中效药物。具体该选哪种药,应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规范服用。
服用安眠药也有讲究,对于预期入睡困难的人,可在睡前5~10分钟服药;对于上床后30分钟仍不能入睡的人,可即时服药;对于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而距离预期起床时间大于5小时的,可即时服用半衰期相对较短的药物;而对于慢性失眠、应用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每周可选择3至5晚服药,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
长期用药避免骤停“反跳”
失眠服药,何时该调整用药甚至停药?
如果只是短期用药,一般不超过3~4周;如果是长期用药,建议根据患者情况来调整剂量和维持时间,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如果情况好转可逐渐停药。但要避免突然停药,防止出现“反跳”现象。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服用安眠药期间不宜饮酒,因为酒精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酒后服用安眠药,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服药后6至8小时内不宜从事驾车、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另外,有些安眠药长期服用可能损害肝功能,应听从医生建议定期做血液生化检测,并根据医师的建议选择逐渐减药、替代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以便摆脱依赖安眠药睡觉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