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多功能厅座无虚席,来自西藏各地市多家医院的耳鼻喉科同行汇聚这里,召开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第二届耳科疾病诊治暨手术培训班。
第二届耳科疾病诊治暨手术培训班开幕会场
大会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韩琳教授主持。本次进藏确定了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完成11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二是举办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第二届耳科疾病诊治暨手术培训班。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蒲智,西藏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龚德明,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教授带领的耳科团队一行6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蒲智书记首先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余力生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不仅能够在学科技术上对藏区进行帮扶,更勇敢担当了贫困聋儿的人工耳蜗救治工作,必将使更多的藏族聋儿受益,使更多的藏族家庭受益。
余力生主任术前阅片
余力生主任的手术示教
在余力生主任的带领下,“人民耳科人”克服高原反应,在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圆满完成了手术救治和培训班授课的任务,帮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护人员备受鼓舞,表示对科室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动力。余力生教授、夏瑞明主任医师、郑宏伟副主任医师3位医生克服高原反应,一下飞机就马不停蹄来到手术室,毅然担起重任,连续两天进行高难度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让聋儿“重获新声”,并在术中充分培养指导当地医生,以争取当地医生未来可以独立完成手术,更好的造福西藏患者。
余力生主任进行手术
随后,龚德明副理事长进行了致辞。他说,希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帮助下,能够按时、安全的完成项目,造福更多的西藏地区患儿。作为国内最早开始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一批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有着成熟的技术及团队。在‘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精神的指导下,不仅可以为提高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相关技术水平提供充足的帮扶保障,也能指导、培训使当地医院的医生独立进行相关技术操作。
同时,龚德明副理事长还宣布,西藏自治区残联经请示中国残联主管部门,已批复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增加为西藏自治区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植入康复项目手术援助医院。
夏瑞明主任医师进行人工耳蜗手术
前期经过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援藏医生韩琳副主任医师对残联登记聋儿的复筛,已将11名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孩子收入院准备手术。这11名孩子分别来自西藏的各个地区的贫困家庭,最小的2岁,最大的16岁,他们由于耳聋无法正常生活,只有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才有可能恢复他们的听力,改善生活。余力生主任亲自进行培训班的手术示教,并由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组团式”援藏专家谭刚副主任医师、手术室“组团式”援藏专家潘志英主管护师进行协助。手术历时仅40分钟,达到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极高水准,令人叹为观止。
郑宏伟副主任医师进行手术
在这11例患儿中有3例发现了耳蜗底转骨化现象,耳蜗骨化时电极很难植入,即使植入也有可能损坏电极;但是如果不植入,这类患者将很难再有回到有声世界的机会。面对疑难,余力生主任和夏瑞明教授不断创新,根据骨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顺利将电极全植入,使孩子获得了改善听力的机会。
术后查房
之前残联指定的医院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藏帮扶,以至于2014年的人工耳蜗抢救性植入康复项目都迟迟未能完成,项目一度停滞,聋儿无法进行手术,而由于人工耳蜗植入的年龄越小康复效果越好。为了能够造福广大西藏地区的聋儿,尽快为其手术,在组团式援藏的机遇下,韩琳副主任医师经向余力生主任汇报后,2016年10月,科室曾安排具备娴熟人工耳蜗植入经验的夏瑞明主任医师进藏,为4名藏族儿童成功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面对还有许多藏族患儿需要植入人工耳蜗的急迫需求,禀承“医者有侠气,医者有担当”的信念,韩琳副主任医师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杨风林主任积极联系西藏自治区残联,希望由自治区人民医院援藏对口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接项目完成后继手术。
余力生主任的精彩授课
在随后举办的培训班上,余力生主任讲授了《听觉的生理知识》,引导大家关注听力,防聋治聋;马鑫教授讲授了《头晕诊疗思路》,对如何诊治头晕、眩晕做了详细讲解;肖丹青技师介绍了在手术中开展面神经监测的方法;护士长朱锦玲介绍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概况和护理特色,分享了护理突发性耳聋和眩晕患者的一些经验;静媛媛副主任医师详细讲授了在突发性聋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促进规范用药。培训现场座无虚席,既有来自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也有西藏地区兄弟医院的医生来到现场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