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沙沙沙,叮咚沙沙沙……” 6月22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门诊大厅,一群特殊的演奏者吸引了往来人群的目光。二十多个肿瘤病人围坐成一个圈,在音乐家和医生的引导下,用非洲鼓、三角铁、沙锤、手鼓等打击乐器一起演奏,仿佛一场音乐会现场。实际上,他们正在接受一种特殊的帮助肿瘤患者康复的鼓圈音乐治疗。本周,首批5位肿瘤患者在同济医院接受了音乐处方,成功介入治疗一周。
“一切情绪都是有存在意义的。”
此次活动的倡导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医院肿瘤科褚倩副教授谈到,“演奏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在鼓圈中抒发情绪,无论这个情绪是难过的、悲伤的还是恐惧的,都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治愈心灵。”
七年前,肾癌患者程先生求助于褚倩副教授,手术切掉一个肾之后平安度过了6年,当医生宣判他成功治愈肿瘤后,去年,程先生的肿瘤居然又复发转移到了肺部。焦急地几乎要崩溃的程先生疯狂地给褚教授打电话,“我要马上见到你,我的肺部长满了小瘤子。”褚教授鼓励他要有信心,在接受靶向治疗的同时,该干什么干什么,让自己开心一些。半年前,程先生开始唱歌,情绪越来越好,每两个月的复查显示,他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褚教授,“活得好比活得久或许更重要,我得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让我的病人生活得更有质量,除了提升医疗技术以外,如果音乐能够安慰我的病人,那我就应该去尝试。”在肿瘤中心袁响林主任和陈元主任的支持下,褚教授联络上了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赵洁玮副教授和她的团队,开始了针对肿瘤患者的音乐治疗尝试。
据了解,音乐治疗起源于欧美,在上世纪战后最初被用来治愈士兵心灵创伤,而后逐步延伸到很多领域。在中国,音乐治疗也逐步走入肿瘤医生的视野,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性格特征以及爱好,医生和音乐家经过多学科评估会诊后,为病人制定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方案,以辅佐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周是我们的第一批病人接受音乐治疗,我突然发现,音乐能让医生真正走进病人心里,让医患彼此信任配合。”褚教授感叹到。
今后,同济医院肿瘤科将继续和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长期合作,分阶段为不同疾病的肿瘤患者持续提供音乐处方:肿瘤科医生将每两周对病人进行心理痛苦的筛查,确定需要接受音乐治疗的病人,并组织音乐治疗专家一起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特别针对肺癌术后切掉部分肺、换气功能差的患者,每周四晚,将在原有呼吸操的基础上增加吹奏类、唱歌等音乐相关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胸闷,舒缓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同济医院)
主管: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计生宣传教育中心
长按二维码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