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健康是个“大概念”,指的是整个骨骼系统的健康,包括骨、软骨、关节、肌腱、韧带等。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最常见的骨骼健康问题莫过于骨质疏松以及骨关节炎。
很多人认为补钙只是中老年人的需求,其实,对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孕晚期等人群,钙的摄取量也都是有讲究的。补钙,全家人都应该关注哦!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状态所必需的矿物质,几乎参与一切生命现象和细胞功能。我国几次营养调查显示,居民钙摄入量普遍偏低,钙缺乏仍较常见,因而,提高钙摄入水平,仍是我国需要解决的一个营养问题。
钙缺乏的原因
摄入不足 研究发现,我国居民膳食摄入量中的钙缺乏最为明显,中国人膳食中钙的摄入量还达不到每日供给需求量的一半,仅为400mg左右。
吸收障碍 体内维生素D可以影响钙的吸收,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的吸收率降低。另一方面粮食、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酶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吸收。另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生理功能减退,胃肠道对钙的吸收降低。
排泄和储存 长期摄入高蛋白膳食可能导致钙排泄增加,此外,哺乳、补液、酸中毒及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可是钙排出增加。更年期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突然减少,可使体内钙的排出增加。
钙缺乏对不同阶段的人群有不同的危害
婴幼儿缺钙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新骨结构异常、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严重者可有佝偻病发生;
少年儿童缺钙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骨骼发育不良、鸡胸、X型腿、O型腿等;
青壮年缺钙呈隐性存在,导致中老年后骨质疏松症的增加;
中老年长期缺钙导致骨质疏松,也会造成人体钙代谢紊乱,引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中老年的许多不适,如:手足麻木、肌肉痉挛、抽搐等,与长期钙供给不足有关;
孕产妇缺钙可发生牙齿松动、腿抽筋、腰腿酸痛、手足麻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胎儿先天性缺钙;
妇女主要变现为经前综合征,愤怒、抑郁、焦虑、孤独、头痛、乳房肿痛等;
另外,人体缺钙还与肿瘤特别是结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钙营养不足时儿童、孕产妇、更是老年群体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重要营养问题。
如何防治钙缺乏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鲜奶、酸奶、奶粉、奶酪等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其含量和吸收率均比较高,牛奶中的钙含量约为1.1mg/g,每天喝300mg奶可获得330mg的钙。海产品(如虾皮、海带等)、坚果类及制品(如花生、芝麻、芝麻酱等)含钙量也很高。豆类、绿色蔬菜虽含钙较高,但吸收率较低。
经常晒太阳可补充维生素D,人们每周应至少3次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人体内形成的维生素D易被人体吸收,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在无法通过正常膳食摄入足量的钙时,可采用钙强化食品、钙补充剂、钙片等补充。每日钙摄入总量需控制在2000mg/d以下,非食物来源的钙补充剂,每天不超过1000mg/d。钙摄入过量会增加肾结石患病率、奶碱综合征、影响其他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等副作用。
另外,镁在新骨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60%-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钙镁共同影响着骨骼健康。适量的镁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影响维生素K发挥其对骨钙代谢和骨健康的作用。镁在有消化道问题的群体中更易流失,从而间接影响到骨健康。因此,体弱、有消化道问题的人群不仅需要重视矿物质钙的摄入也需要注意微量元素镁的补充。
文章内容主要摘自《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