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划重点!上半年1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这三大要点

划重点!上半年1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这三大要点

曾伟 张梦真

2017年07月03日19:45  来源:人民网

2017年上半年,国务院共召开了18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各方面工作。这18次会议主要关注了哪些问题?提出了哪些新举措?根据人民网记者的梳理观察,这半年来的常务会议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继续重点关注了“放管服”改革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两大问题。与此同时,在保民生方面,发展现代农业与医疗事业成为新焦点问题。

“刀刃内向”改革促活力

五次部署降税减费

2013年3月1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工作作为重点。四年多来,中央政府矢志不渝,牢牢把握着这一工作重心。

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措施;2015年1月7日,会议将“审批难”、“审批多”作为新年第一“治”;2016年1月6日,会议要求,要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整改问责的长效机制,为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大舞台;2017年1月4日,会议第五次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年度政府工作的“当头炮”。显然,“放管服”改革这一仗从未停歇,并且已经打入深水区,打进攻坚期。

6月1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2013—2016年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2万多亿元。”6月13日,李克强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结前四年的“放管服”改革成果。这一数字令人鼓舞,但总理依然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放管服”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2017上半年的会议内容不难发现,“放管服”改革的脚步愈发紧密。其中,降税减费工作更是重头戏。今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承诺,今年要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减税降费的额度将力争达到1万亿元”。为实现“全年为企业降税减费力争达到1万亿元”的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五次部署降税减费工作。

取消或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取消或停征个人等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6项、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争取一季度出台措施降费2000亿元;

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进一步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

7月1日起取消13%这一档增值税税率、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土地使用税享50%优惠,再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

清理规范152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降低物流用能成本,再减轻企业负担约1200亿元;清理能源领域政府非税收入电价附加、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再减轻企业负担2830亿元;

……

此外,简化行政审批和优化政府服务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月4日,会议决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许可并清理规范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办事创业环境;1月11日,会议强调,要推动建设一支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城管队伍,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4月26日,会议指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6月14日,会议强调,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和审批程序,并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放宽市场准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促进“中国制造”品质升级……

李克强曾形象地比喻这场“刀刃内向”的改革:“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也为廉政强了身。”“放管服”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正因如此,政府才必须忍这一时之痛,换人民长远之利。

创新引领 转型升级实体经济

五项要求全面开展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与“放管服”改革一样,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也是近年来中央政府的不懈追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明确提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本年度的重点工作任务。

“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大本钱。”要让实体经济焕发新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绝佳养料。为此,会议多次提出,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动力。5月17日,会议再次强调,要完善市场监管,健全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收益分配机制,更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诚如总理所言,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实体经济升级绕不过去的重要一环。5月10日,会议指出,化解和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6月21日会议再次强调,要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分享经济,依托互联网平台对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壮大新动能。

“‘双创’既是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也是大企业繁荣昌盛之道。”去年,国家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成,有力促进了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在6月7日的会议上,确定了今年在创业创新基础较好、特色明显、具备示范带动作用的地方、高校院所和企业再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双创”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

“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对于全面提升质量水平,会议也提出了具体要求。2月8日,会议就建筑业发展指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高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实行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打造“中国建造”品牌;6月14日,会议则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关键支撑,要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中国制造”品质升级。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水平。从上半年的会议内容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实体经济升级的五项要求,正一项不落地开展。

让群众生活安心放心舒心

抓“两手”化解民生“痛点”

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永远是国家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政府在保民生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亿万群众的心。那么,今年上半年有哪些便民利民的新举措?本网记者认真梳理会议内容发现,今年在保民生方面,中央政府对现代农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月3日的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和药品安全两个规划。以强化全过程监管、强化抽查检验和风险预警、强化技术支撑确保广大群众饮食用药无安全之忧。

在2月8日的会议上,粮食安全问题被再次强调。会议不但提出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强调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还审议通过了《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确定严格全过程管理,强化主体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以此为餐桌上的安全提供法制保障。4月26日,为进一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民生,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大灾保险保障水平,创新农业救灾机制,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在发展医疗事业方面,4月12日的会议强调,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使基层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提出要以改革创新更好满足群众疾病预防、方便就医和护理康复等需求。5月3日,会议再次指出,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要推进医疗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借此深化医改、补上短板、改善民生。

搞好医疗事业、发展现代农业,可以说,这“两手”是化解民生“痛点”,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舒心的重要举措和及时安排。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