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坚守,天山脚下居马泰团队巡诊路上的平凡事

7月5日下午京时6:00出发前往特克斯

中央文明办决定把特克斯县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的居马泰·俄白克医生作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之一,7月5日下午,我和两名电视台专题部记者和一名州台广播记者赶往特克斯县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因为包扎得尔没有信号和网络,所以在去之前两天,我和县卫计委的领导以及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院长叶力夏提·阿力班拜联系,叶力夏提·阿力班拜每两天会驱车前往距离卫生院7公里的大山高处寻找手机讯号,通过来电管家提示的讯息,一一回复联系人,当他回复我时,我告诉他我们5号会去卫生院,他说路不好走,有点危险,我还是在县城等你们,然后带你们进山吧,这样我也放心。5号下午京时八点半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通过伊昭公路,我们一行五人到达特克斯县城,这时院长叶力夏提·阿力班拜已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了多时,远处透过车窗,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周边的风景,而是熟悉的皮卡车后车斗装载着高如小山坡似的大件物品,用防雨布遮盖着。感觉超重的重量压着,要翘起车头了。叶力夏提·阿力班拜边下车迎我们,边微笑着说,今天等你们的同时,给卫生院买了一个药品储柜,卫生院用的药品,还有蔬菜、面粉、清油,还有一位牧民的生活必需品,我开玩笑说到:“哎呀,叶院长你不仅是卫生院院长还是一个搬运工啊”,他看了一下后车斗说:“没办法,卫生院在大山深处,很多东西都不方便,雇人送会多花钱的”。接着带我们吃了县城的特色拌面,他说进山的路很长,大家先填饱肚子,然后给车加满油,山里没有加油站,有些路已经铺上泊油路了,但是距离卫生院三十公里左右的路还没有铺到,大家辛苦了。说罢起身去拉拉后斗上的大粗绳是否紧贴物品外的防雨布,并叮嘱我们,跟着他的车,便驶向大路。

晚上北京时间11:00向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出发

在给车辆加过油之后,我们向大山深处的牧区卫生院出发,干干净净的蓝天开始渐渐暗下来,不知何时偷偷溜来团团乌云,瞬间天色暗沉,乌云密布,刮起了阵阵卷着浑浊沙土的大风,车辆行径在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上,心里暗自祈祷:不要下雨!最害怕就是电闪雷鸣,小时候常听祖母念叨,大山里的雷雨说来就来,很多树木都是引雷树。这时,突然想起便生怕会有晴天霹雳下来,天边的闪电时时把车窗外的世界划得一片青亮。行使约四十分钟后,皮卡车从主路右转弯驶入一条土路,我们紧紧跟随,豆大的雨点也随即落下来,啪啦啪啦地打在车玻璃窗上,在车灯的照射下,远远地,模糊看到路边有三四个衣着似山区牧民的人站着,皮卡车靠近他们停下来,风雨中,院长叶力夏提·阿力班拜下车,从他们手中接过行李,解开后车斗的麻绳,用力塞进车后斗有空挡的位置,盖上防雨布,重新绑麻绳,我和电视记者下车,记者出于新闻敏感性开始拍摄,而我向前问院长:“他们是谁?”院长说道,他们是冬窝子的牧民,前天给我打电话,说今天要进山,要我顺带带他们一路,冬天入冬窝子巡诊时,遇到恶劣冰雪天气,无法骑马前行时,我们曾住过这些牧民的毡房,现在他们需要我带他们一路,这是举手之劳我也应该帮助他们。简单朴素的回答,触动了我的心灵。城市炙热的酷暑,在这风雨相加的山区夜晚荡然无存,有些瑟瑟发冷,我赶紧躲进车内,看院长,在牧民的协助下,重新绑好绳子,院长高声喊道,让你们久等了,现在可以出发了,便回皮卡车内,车灯照射下看到他的背影,T恤和长裤是湿透的。车驶向远处,我们紧随其后

 京时十二点一刻一路向南,驶入大山深处

一路风雨、一路风尘我们在大峡谷的崎岖山道中慢慢盘行,开始是盘山公路,后来是变成山石与砾石混合的马车道,最窄的地方,汽车轮子擦着悬崖,120度,180度的弯道一把方向转不去,要倒车,再把车头摆直,再慢慢打转向绕过去,有些地方不能搓车,生怕对面会有车来,我们所有人屏住呼吸,看着前方院长驾驶的皮卡车稳稳的前行,忽然有了信念,相信院长是深谙此道的,我们跟着他不会有事的,在任何时候,只要你有信心,你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有危险,就一定不会有危险。车内很安静,耳边回响着清澈的特克斯阔克苏河水在山谷中形成湍急的水流,在深谷之中咆哮着奔流而下的哗啦啦声,驾驶员眼睛不敢眨眼的跟着皮卡车前行,深夜2点我们终于到达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我们的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在深夜里还在等着我们,大家忘记了疲劳与紧张,与居马泰医生一一握手拥抱,感动不已。眼前的居马泰•俄白克,已被大山深处的强紫外线晒的透黑,没有名人的一点摆谱,淳朴、随和的微笑,给人亲近感。

夜空顿时晴朗,见苍穹深邃,满天繁星,北斗晶亮,大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说晴就晴。

冬季巡诊路上

像大山里的石头一般朴实无华

翌日清晨醒来,屋外一片阳光灿烂,大山深处的世界被一夜的雨水洗的清澈透明,雄伟的大山上的青草、树木更加青翠欲滴。卫生院建在坡度高低不同,错落起伏的大山脚下,喝过早茶,走出屋外,走下一阶阶的石头台阶,看到院长和院内后勤人员,还有检验师正在从皮卡车后车斗搬下蔬菜、药品、面粉清油、药品柜、牧民的物资,忙的两脚不沾地,看到我们,院长笑面如孩童般灿烂!他说,“昨晚,我一直担心,西红柿和液体药品会不会受挤压导致液体渗出,药品柜的玻璃会不会在颠簸中出现裂纹,今早一看,全好好的,在车上摆放运送的物品其实也是一门生活技能”我点头答应,协助已经大汗淋漓的院长一起搬运。

居马泰医生像往常一样,坐在他的诊室,给每个在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温泉治疗的牧民把脉、测量血压、叩诊,耐心的回答每个人的咨询问题,并叮嘱病人要注意盐的摄入量,以清淡饮食为主,这是因为哈萨克有喝奶茶的传统习俗,很多牧区牧民喜欢在奶茶里放很多盐巴再喝,造成牧区的高血压病人较为普遍。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有天然的温泉,特克斯县卫计委因地制宜的在这里建起温泉浴池,到这里看病治疗的大多是哈萨克牧民,多数是高血压、类风湿疾病,居马泰医生这两年在县医院江苏援疆专家那里学会了针灸、拔罐、火疗、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在卫生院他与中医、哈萨克传统医学、西医和温泉的洗浴相结合给牧民治病,取得很好的疗效。下午,居马泰医生给一名70岁的老患者做针灸前,发现他血压收缩压升高到180,心率加快,每分钟在110下,他考虑有心衰迹象,得赶紧转到县医院救治,他告诉了院长叶力夏提·阿里班拜,这里没有抢救室,没有救护车,没有信号网络,在院区内工作人员只能用对讲机通话,院长跑上跑下,找到家属,赶紧联系车辆,把这位老人及时送达县医院救治。坐着轮椅来治病的巩留县54岁的贾米西•霍加合买提接受了五天治疗,现在她可以抬腿走路上台阶了。她说:“通过居马泰医生对我的治疗,按摩、拔罐、水疗以后,我现在可以一次性走上这个台阶了。睡眠、血压、血糖各方面都好,这要归功居马泰,非常感谢。”

 居马泰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在崎岖的山路经常骑摩托车前去巡诊的他,也练就了修理摩托车的本领,牧民的摩托车爆胎,或者出现一些小毛病,他都会向前帮一手。牧民别肯居住在通往阿帕萨勒斯夏牧场的路上。他在自家开了个小卖部。一般居住在山里的牧民都会来到离他们最近的这个小卖部买生活用品。在他家的墙壁上,写有很多电话号码。别肯说这些号码都是他和家人写上去的。别肯说:这是我们卫生院的医生们的号码。有些是牧民留下的自己的号码。如果写到纸上,怕弄丢了,所以写在墙上。如果得病了,很多牧民就是通过墙壁上的号码来联系居马泰和其他医生

包扎得尔卫生院,2013年因“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俄白克的出名而让外界所熟知,卫生院现有医护人员11名,分部在阿勒帕萨勒斯、琼库什台、乌尔塔米斯等6个牧区卫生室,最远的离卫生院140公里,最近的有7公里,由于医护人员短缺,包扎得尔卫生院曾先后分配去了7名医护人员,因这里这里偏僻、偏远,道路崎岖险峻、通讯不畅,电力也只是靠着发电机和太阳能提供短暂的支持,工作、生活完全属于半封闭状态中,都一一离开,7名人员中只有一位检验师选择留下来在卫生院工作。他就是今年才26岁的艾斯海提·阿卡沙,艾斯海提·阿卡沙是一名血液检验科检验师,因为距离卫生院80公里的琼库什台卫生室也没有血液检验师,他会隔一天骑着大山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从包扎得尔出发骑行80公里到琼库什台卫生室给牧民采血化验,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他说,在包扎得尔卫生院,有象居马泰这样坚守了20多年的医生,工作10几年的院长叶力夏提和医生沙尔森别克、赛山艾力还有唯一的汉族女医生张红英,两年来,他也深深的被居马泰和同事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说道,我去年来到咱们包扎得尔医院,做为一名新来的检验师,不光要学习医疗技术,更要学习他们为患者服务和默默无闻坚守这里的奉献精神。

像火一般热爱包扎得尔

今年39岁的牧区卫生院院长叶力夏提·阿力班拜,性格沉稳内敛,如今已在包扎得尔卫生院工作了17年,他介绍,包扎得尔卫生院现有6个牧区卫生室,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医院和下设卫生室的医疗检测设备得到提升,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卫生院的面积也从当初的400多平米发展1200多平米。叶力夏提说道,我们卫生院以前就是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器、一个体温计,就这么三样设备,放在我们医生的医疗包里,现在是比以前大大提高了,现在我们为牧民服务的医疗设备里面有血常规机子、还有彩超、心电图机、心电图工作站,现在我们除了大生化和DR做不了,其他的都能做。以前从县城送药到包扎得尔卫生院和6个卫生室,我都是骑着摩托车送,每逢下雨天,雨水会从脖子灌进去,再从裤腿流出来,现在条件改善了,卫生院有了皮卡车,已经很满足了。

包扎得尔牧区卫生院,四面高山林立,特克斯河水哗啦啦在山谷昼夜流过,卫生院巡诊辖制南面与南疆阿克苏市接壤,中间隔着冰大阪,这里有特克斯喀拉达拉镇牧民,东面与巴音布鲁克接壤,哪里有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牧民,与尼勒克县加拉格拉斯台牧场、阔克铁热克乡、乔拉克铁热克等镇接壤。巡诊范围有1500多户牧民,4000多人口,冬季大山里的牧民会被与马肚子一般高的厚雪限制出行,白雪覆盖的深山里牧民往往会缺乏各种药品,就医困难,没有电、没有信号,没有电视,而卫生院冬季巡诊医疗队就是牧民的救护神。每到冬季11月中旬,卫生院院长会带领卫生院和直属卫生室的医生,组成四人一组的巡诊队伍开展巡诊。进山一次就是二十多天,要去三次才能走完分散居住的1500户牧民的大帐,马队巡诊医疗队,常常要翻越海拔3千米到四千米的冰大阪给牧民送医送药送健康。冬日巡诊的路,不能称呼为路,只能是马道,最宽处只有四十公分,稍一不慎就会连马带人跌下悬崖峭壁,牧民和牧民的毡房和大帐最近的骑马两个小时可以到,最远的要骑行一天,冬日的大山峡谷和深沟不只是白茫茫的拦腰厚雪,路边也常见大片冰面,似人工泼水筑成,这是林间泉水渗出所致,冬季的“牧民冬窝子”温度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巡诊医疗队人员的手机和照相机常常会被冻住,无法开机,只有到了牧民家常温下才能重新启动,因此拍几张照片和小视频也是非常珍贵,叶力夏提·阿里班拜告诉我,大雪过后的山路,厚雪会和马腰一样深,骑马前行时,马儿都是跃起来,在落踢,在跳跃起来,再落踢,如果这时候,你不紧握缰绳,双腿夹紧马肚子,你就会掉下去,在雪地里,找不见人,不到一个小时,马儿的全身都会是豆大的汗珠,马和人都会很累很疲乏。

在一次过河时,因为叶力夏提的马儿驮的药品太多,河水水底有很多石头,马蹄不小心踩在石头上,突然打滑,叶力夏提连马带人一起翻入寒冷刺骨的河水中,熟悉马的他,立马从马下抽出身体起身,牵起马的缰绳,让马站立起来,没有顾上湿透的自己,先掀开看马背上的药品,当他发现,因及时让马站起来没有把包裹好的药品弄湿,非常开心,随行的同事,为他捏了一把汗。那时,他们刚刚离开一户牧民家,同事劝他回去,晾干衣裳住一晚次日再出发,他说,回去又会耽误一天,还是继续前行吧,到前方的牧民家再修整,那时他的长靴里已经灌满了冰冷的河水,为了不影响巡诊队的士气,他咬牙前行,一直到傍晚才借宿在牧民家里在火炉旁晾干衣物。巡诊队伍有时会赶夜路,“老马识途”的作用在夜里行进时能真正感受到,一次风雪夜里,医生沙尔森别克,在马队前带路,在深黑的夜里寒风夹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前方的路模糊不清,凌烈的寒风刺着脸疼,大家裹紧大衣,戴紧帽子,沙尔森别克的老马已在这条马道上走了很多年了,相信马不会带错路的,忽然马一跃而起准备越过眼前的一座大石头上坡时,沙尔森别克误以为马没看清路,走错了,他下意识拉起缰绳,在他身后的院长立即照明太阳能手电,发现马后踢擦着悬崖边,再后退一步马会失蹄掉进谷底,院长情急之下大声喊道,快扬鞭,放开缰绳,让马越过石头!一鞭子下去,老马和沙尔森别克顺利越过石头上了坡,所有队员吓出一身冷汗。

看到的这个大山深处的,不畏艰险的为民服务的团队,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没有巡诊的补贴,没有巡诊时期的差旅费,我感觉自己好渺小,当我问及78年出生的院长叶力夏提·阿力班拜,其他年长的医护人员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承受力,你这么年轻在这里十几年如一日,你不寂寞和郁闷吗?他说,每次进山看到到牧民们朴素又简单的眼神和淳朴的笑容、热情的拥抱,我就感到很温暖。在大山深处的牧民,真的需要我们这些巡诊医疗队员的帮助。

                        

院长叶力夏提(左)医生赛山艾力(右)

     女汉子张红英

 张红英,是牧区卫生院唯一的一名汉族女医生,今年44岁的张红英曾经是琼库什台牧业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2005年,她经过考试进入包扎得尔卫生院,并被分配到了距离县城90公里外的琼库什台牧业村,她也把家安在这里。当时由于交通不畅,到了冬季很多牧民在孩子要出生时都无法出山,只能在家待产,看到这种情况,她又进修了妇产科,从2006到2013年,她平安接生的婴儿就有30多位,她也被当地牧民称为“脐带妈妈”。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现如今牧民们也都选择到县城去分娩。

在包扎墩卫生院,张红英不仅是唯一的一名汉族医生,在琼库什台牧业村户籍登册上,她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汉族。每年冬季几批的马背巡回医疗是包扎得尔卫生院男医生们的必修课,一批20天。性格倔强的她,在进入单位的第一年便主动请缨,要求与单位参加卫生院的的冬季巡诊,在巡诊中,狭窄陡峭的山路都被大雪覆盖,路途中爬山、卧雪、趟河,危险时时与之相伴,但她丝毫没有退缩。多年的工作历炼,不仅使她的医技得到了提升,性格也变的更加坚毅。

张红英11岁的女儿一直在县城上学,如今已是上六年级的学生了,这些年,她一直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2016年初,他的丈夫因病去世后,只留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深山牧区,冬季里,琼库什台村卫生室只有她一个人留守,望着白茫茫的世界,她也会黯然落泪,但为了牧民们的健康她毅然选择继续留下来为牧民们服务。她说,你从事这个职业了,就必须要承担一个责任,不管是环境怎么样,条件怎么样,就要往前走,其实,大山里的哈萨克牧民女性,更辛苦,在冬窝子带孩子,做饭,不能洗澡,没有化妆品,一样在谋生,我看到她们,我这点辛苦没什么,别的没有想过。

    8年前,牧民努尔木汗的儿子出生,就是张红英前来接生的。8年来,努尔木汗一家和张红英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当我们来到努尔木汗的家,我指着张红英,问努尔木汗的儿子:你认不认识她,小男孩说:认识,她是我的脐带妈妈”。张红英讲述:孩子是通过我的双手来到这个世界的,有我来剪短脐带的,所以哈萨克族人对这个特别尊重。现在张红英的哈萨克族儿子努尔加纳提已经8岁了,张红英也是经常抽出时间来看望儿子。努尔木汗说:我们家人和她家的关系一直很好,我喊她嫂子。她不仅是我儿子的脐带妈妈,也是我们的恩人,经常关心我们家

    10年的交情,虽然民族不同,但是两家人也会经常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唠唠家常,胜似一家。

   这些年,随着医院环境的改善,医院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外出学习,相继增设的中医和哈萨克医。医院院长叶力夏提介绍,现在住院病人达到了120多位,医院的医务人员也都在为居马泰为榜样,默默的坚守在包扎得尔守护着牧民的健康。居马泰是从我们中间出来的一个典型,我们的每一位职工都在以居马泰为榜样,为牧民提供健康服务。


医生张红英(前)院长叶力夏提(后)


居马泰深情的说道,前几年,我们习近平总书记给我讲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民族团结做好,还有努力学习,总书记的这些话我一直都没有忘记,我们现在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需要提高,这些年我学的哈萨克医、中医,全部这些技术我会传授给身边的其他医生,他们也会将更好的水平拿出来为人民服务。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让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在想,也许只有脱离了那些行行色色的会所、办公室、商厦、音乐厅等场所,才能真实地看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而这一面恰恰又是我们曾经熟悉、现在却已经陌生了的默默无闻、公而忘私、乐于奉献的群体现状。

在这个团队里,居马泰是一颗耀眼闪亮的的北极星,但他从不以此自恃,引导每一个伙伴,用榜样的力量,为他的团队指明前进的方向。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