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中保存,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璀璨的宝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理论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字字珠玑。最近,因工作原因得以捧起了《论语》,读着读着,总觉得其中有许多道理对我们如何“两学一做”仍有现实意义。
在《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写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个人、组织、关键少数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思想认识与修炼连接起来,一气呵成。我就从孔子这三句话来谈我们如何“两学一做”,与同志们共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而又时常温习、练习,就能从中感受到愉悦。通俗的说就是学做结合,快乐学习。
繁体字“學”原意是在树荫、屋檐下学知识,古代没有课本、黑板、计算机等工具,只能借助树枝在地上写画、堆积等进行教学、自学。而繁体字“習”原意是鸟儿在阳光下飞翔,小鸟在获取鸟妈妈传授的飞翔知识后,必须时常练习、锻炼才能具备飞翔的能力。“说”通“悦”,表明通过学知识并时常练习有了体会、有了心得、有了效果,从心里感到满足、高兴、幸福。
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学习的目的。我们要把学到的《党章》知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经常性的指导实践,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从实践中获得发展,得到提升,享受成果。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能空洞的学、古板的学,这样会很枯燥。要学用结合,要做到“时习之”,通过提炼升华,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善于总结自己掌握了知识、获得实践成果并从中体会“悦”的感受。也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两学一做”,才能促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古代“朋”字从二肉,即“肉身”、“身体”。“二肉相并之形”表示“身体挨着身体”,表示“二人相与为友”、“同类相好”。古代奉行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族群导向,如以同姓同宗同族居住,直到现在我们很多村落还是全村同一个姓、同一个祠堂。这种导向的最大优点是信任,而其最大缺点是固守自封没有创新。孔子倡导实行开放式理念,所以他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理解为我们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学习、实践,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是很快乐吗?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是党员自己做,而且还是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共同做。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而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不正是远方来的“朋”吗?我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学习、工作。我们在一起通过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和成果丰硕的展示活动等形式,寓乐于学,寓情于做,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作用,又始终坚持关心党员冷暖、维护基层群众利益的重要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两学一做”,才能健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是知道、了解、理解,而“愠”是恼怒、不高兴的意思。“君”字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就是发号施令、组织实施。“君子”就是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能发号施令、组织实施的人。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又为与“小人”(指基层群众)相反词,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从“关键少数”抓起,然后向广大党员拓展,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地位特殊、职责特殊、影响特殊,在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好事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抓好“关键少数”,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示范作用;抓好“关键少数”,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炼修养,学会“人不知而不愠”,要听得进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意见,努力使自己成为“君子”。也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两学一做”,才能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END-
中医为本 质量至优 精诚服务 惠泽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