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的气温最近要爆炸
气象台已经连续5天发布了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35度以上的高温热浪袭澄。
高温橙色预警下需严防中暑!
何为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没有及时采取充分的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年老体弱、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以及汗腺功能障碍患者(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系统性硬化病、全身性疤痕形成等)在室温较高、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或穿不透气的衣裤等极易导致散热障碍,发生中暑。此外,发热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安坦、氯氮平)等患者产热增加,在高温环境下也易发生中暑。
中暑不能一概而论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不同程度的中暑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麻、心悸、胸闷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
1.热痉挛:
多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从事剧烈运动,大量汗液丧失,并出现过度通气,患者出现腹壁、肠道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及肢体痛,伴或不伴有体温升高。
2.热衰竭:
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过度疲劳、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或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主要体征为脸色苍白、口唇发紫,皮肤湿冷、脉搏快而若、血压低、体温不高或正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如不治疗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其主要特点是体温高达40℃以上。通常起病急,危险性大。不仅出现体温调节系统功能失调,还伴有多系统损害衰竭,甚至死亡。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眩晕、耳鸣、严重口渴和恶心呕吐,并逐渐出现全身软弱,呼吸浅快、甚至出现不规则呼吸、心律失常及心跳呼吸骤停,常于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
中暑治疗需及时
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降温和防治并发症。
将患者转移至低温、通风良好的环境,去除衣服,结合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无循环虚脱者,可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到27-30℃水中传导散热降温。对循环虚脱者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结合电风扇、空调吹风等。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者,应及时进行冷生理盐水或平衡液贯洗胃,直肠,膀胱冲洗等措施降温。
应用氯丙嗪协助物理降温,用药过程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根据症候分为:清暑益气法(如人参白虎汤)、清热解暑化湿法,健脾益胃法,清热息风开窍法。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只要及时发现,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适当含盐饮料,必要时适当补充糖盐水,预后均较好。重症患者的预后主要与神经系统、肝肾和肌肉损伤程度及血乳酸浓度有关,昏迷超过6小时或出现血管内凝血者往往预后不良。
中暑预防是关键
保持老年体弱者、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通风,改善其周边环境如绿化等,这些人不应从事高温作业。要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暑热季节。在暑期季节、高温条件下劳动和工作时要注意防暑,通风,多饮用含钾镁钙盐的防暑饮料,以及人丹、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防暑中药。穿宽松透气的浅色衣服等。中暑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暴晒于阳光下。
(来源:急诊科马惠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