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坐诊专家】陈玉海:用医者仁心的爱,践行使命和职责



陈玉海


(每周一至周六坐诊)

外科主任

河南大学副教授

河南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医生简介


陈玉海,从医4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厚的临床经验,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两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进修一年,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在外科方面有较深造诣。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一项,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我的初心是当一名好医生


“其实当医生是很累的,有时候是筋疲力竭。我记得有一个礼拜,我4个夜里都被叫起来,白天也不能休息,到第四天,就醒不来了,电话响了两次,就是睁不开眼,使劲睁开眼坐在那,都不知道是哪了。”陈玉海教授说,“但是我很快又冲出了家门,为什么?我觉得有两个动力,第一是责任在肩,第二个是榜样在前。”

“我到现在已经从医40多年了,一直在临床一线。我们现在都在说要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呢?我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好医生。”

一个理解生死都在一瞬间的医生,一个有大爱的医生,一个始终以病人第一的医生。他就是兢兢业业的陈玉海教授。

打开话题之门

打开话题”往往是诊疗的第一步。但对一些年轻医生而言,看似简单的环节却困难重重。“专科医生多数并不缺乏专业知识,很多时候考验的是沟通技巧。”很显然,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陈玉海教授来说,自有一套“心法”。

在陈教授看来,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的理念,患者并不陌生,这也是极佳的沟通突破点,“把脉的过程就是零距离接触,沟通的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默默化解。”


当然,一切才刚刚开始。

陈玉海教授认为,医生应在这时主动出击,询问问题。对于那些仍有顾虑的患者,果断舍弃“直接询问法”,取而代之采取“暗示”,往往效果会更好。

患者性格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的患者更易进入角色,沟通相对通畅。“有时我会讲点幽默的故事,患者一乐,话就多了。”陈教授说,对于性格偏内向的患者,“旁敲侧击”后一定要留出比较充裕的时间,等待对方表达。


中西合璧

业界有一个共识:西医聚焦局部,往往对症治疗;中医则将人视为一个整体,不仅仅解决疾病本身,还讲究“治本”。陈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但更赞成“两条腿走路”,西医不落后,中医有特色。 


采访中,被问到作为医生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时,陈玉海教授笑着说:“作为医生,每天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我最充实的时候,看着我的病人愁容满面走进我的诊室,满怀希望地走出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



点击↓↓↓阅读原文↓↓↓,有疾病可咨询在线专家………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