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病例分享
【一般情况】患者陈**,女,30岁,自由职业者
【地址】郑州市
【首诊时间】2017年06月07日
【地点】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病区
【主诉】腰部间断性疼痛1月余。
【来诊情况】1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腰部疼痛,性质呈酸胀样,间断发作,劳累后尤为明显,弯腰时易诱发,无双下肢放射疼痛、麻木感,外院腰椎间盘CT平扫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现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无发热盗汗、纳眠可,二便调,体重无明显改变。
【专科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椎活动度:前屈(60°)诱发腰部酸胀疼痛、后伸(30°)、左侧屈(20°)、左后旋(20°)、右侧屈(25°)右后旋(25°),腰3-骶1旁肌肉质硬增厚,索条样改变,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4”字试验阴性,仰卧挺腹试验阴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屈髋屈膝试验阴性,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四肢肌力、感觉正常,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巴氏征阴性,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
腰椎MRI平扫如图示: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理】弧刃针标准疗法
【结果】10天后腰部疼痛消失,一般状况可。
【随访】随访1月上述症状未再发。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等,产生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流行病学统计,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发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且下腰部椎间盘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其中腰4-5椎间盘发病率约占60%,腰5-骶1椎间盘次之。
该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查体、影像学资料上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且尚属早期,仅表现腰部间断性疼痛,劳累后加重。这时如果得不到重视,未能及时治疗,那么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臀部疼痛及下肢放电样疼痛,尤其在腰椎负重时明显,而臀部及大小腿疼痛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神经受挤压和神经的无菌性炎症程度。当突出的椎间盘大大挤压了整个腰椎管时,可能会出现较为剧烈的腰痛;当患者咳嗽、用力排便时,都会诱发腰部、臀部及大小腿的疼痛;最严重时,会压迫马尾神经,导致会阴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异常。
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采用弧刃针标准疗法,临床效果显著。该法集火灸的温经通络、红外线改善局部微循环、弧刃针松解、药物消炎镇痛、痛王体操巩固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法,简单有效,从多方位、多靶点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马迎存
疼痛科医师
马迎存,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疼痛学方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疼痛专业委员会银质针专家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擅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颈、肩、腰、腿痛,癌性疼痛(特别是含神经病理性疼痛成分)等疾病的保守和微创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