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直起腰,出口敞亮气了!这气出得特别顺畅,我觉得我的鼻孔都比原来变大了!”
“终于又可以看见我家孩子他爸的肚脐眼儿了!”
近日,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后凸畸形患者老周在术后能直起腰后,兴奋地向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脊柱病科主任刘汝银、主管医生王新立,以及同病房的病友,展示自己重新直起的腰身,展示自己重新露出的肚脐眼儿。虽因长期严重脊柱后凸畸形心肺功能受损而喘着气,但老周发自内心的欢愉一直挂在脸上;旁边的妻子,兴奋地给大家说自己“当家的”术前术后截然不同的状况时,脸上挂满了难以抑制的高兴。毕竟,二十多年对丈夫的精心照顾,在这次成功的手术后,终于结出了硕果。
在兴奋的同时,老周对刘汝银主任说:“这次真给你添麻烦了,也真难为你了!”刘汝银说:“只要你能好起来,我们付出多大的努力都值得!”这是患者对医生表达和谢意。但医患双方都明白,这次手术的难度有多高,风险有多大!
那么,老周这么严重的脊柱畸形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样的手术难度和风险,让手术成功的他如此喜不自胜?这一切,还得从二十年前说起。
正值青壮年
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病倒了
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岁的老周不时感到腰疼。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了强直性脊柱炎。他四处求医,但没能阻止病情进展。随着病情加重,他的骶髂关节及脊柱出现融合。由于受当时医疗条件限制,手术风险很大,术后病情还可能继续进展;加之当时的经济条件也难以负担各种费用。
由于两个孩子还小,老周腰疼剧烈行动不便,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妻子的身上。虽然坚强的妻子努力挣钱抚养孩子,四处给丈夫看病,但是还是没能阻止丈夫病情的进展。
病情严重
出口气都很困难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先侵犯腰部骶髂关节,破坏关节面软骨,使关节面骨质直接接触、摩擦,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病人为了减少疼痛,会尽量减少腰部活动,日久相互接触的骨质生长在一起,出现关节融合。随着病情进展,疾病继续向上侵犯腰椎、胸椎、颈椎关节,造成整个脊柱关节融合。骶髂关节融合的病人,走路时无法抬腿,只能两腿交替摆动前进;再加上脊柱关节的融合,这种病人走起路来活像木偶,因此也被称为“木偶人”。
老周的髋关节并未完全融合,还能走路。但是,由于椎间关节破坏,椎间盘退变,再加上病人保护性的弯腰等动作,在椎间关节融合的同时出现脊柱后凸。近二十年的病情进展,脊柱后凸一步步加重,腹腔脏器因过度的弯腰而被挤压向胸腔,胸腔的心肺受压严重,出现心肺功能受损症状。
患者术前“站姿”
今年三月,周先生因呼吸不畅住进当地医院,一度被怀疑为冠心病而要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就在皮肤消毒已经完成时,因为他的症状重、身体素质差而放弃了。
由于病情严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老周一家求医时四处碰壁。后经多方打听后了解,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有名气,综合诊疗能力强;脊柱病科刘汝银医疗团队治疗脊柱疾病手术经验丰富,有百余例脊椎截骨术治疗脊柱各种后凸畸形的经验。于是,老周一家来到河南省中医院脊柱病科。
医患携手闯过六大难关
成功完成超高难度手术
经过查阅病历资料和详细体格检查,刘汝银主任发现周先生的病情确实严重。根据过往经验,手术将面临巨大风险。要想成功,就需要医护团队和病人一起闯过六大难关。
一是麻醉关
由于患者颈椎融合,麻醉插管非常困难;再加上患者长期心肺功能受损,体质虚弱,出现麻醉意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河南省中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赵峰亲自带领麻醉团队,成功为周先生进行了麻醉,并在近七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内,保证了麻醉的效果和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麻醉这一关,老周和河南省中医院麻醉科的团队一起闯过来了。
二是病人的手术体位摆放关
对于一般手术病人来说,根据病情和手术目的合理选择手术体位,是很简单的事情。而对于周先生来说,接近九十度角的身体弯曲,腰椎、胸椎、颈椎融合——这样的身体状况,在进行后路手术时,将病人固定在手术床上都很困难;而且,病人骨质疏松,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颈椎、胸椎或腰椎骨折。刘汝银主任手术团队让他处于俯卧位,十几个人分两边,小心翼翼地抬着病人,以期减轻每一个着力点对病人施加的力量,防止骨折;由于病人身体弯曲,胸腰部与手术台之间的空隙,事前根据病人身体的弯曲度,垫起了一个小山样的手术垫堆,支撑病人的身体。手术体位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三是椎体截骨风险关
老周整个身体前屈后凸,手术需要将病人身体恢复直立,这就需要从后路截取部分椎骨(VCD截骨矫正术),使脊柱有伸展变直的空间。对于脊柱后凸不是很严重的病人来说,截取一处椎骨就可以满足需要;但对于脊柱后凸非常严重的周先生来说,需要将两处椎体截骨才行。截取一处椎骨风险已经很大了,而截取两处椎骨带来的风险要增加数倍。刘汝银主任的医疗团队,此前已完成百余例脊椎截骨治疗脊柱各种后凸畸形手术,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巧;而这种积累,可以使成倍增加的风险尽力降到最低。手术结果证明,他们的经验和技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是截骨角的精准设计
由于病人的颈椎关节是融合的,无法低头,只能通过眼球的上下转动形成一定的上下方向的视线范围。想让病人直起身,只需要截取一两处椎骨就可以做到;但要让病人既能目视远方,又能看到脚下,这就需要精确地选取视线范围在上下方向的位置;而要精确地选取这个合适的位置,就要精确地根据颌眉角设计截骨角度和截骨部位,并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
VCD截骨示意图(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的颌眉角,就是眉骨和下颌连线与身体垂线的夹角;在颈椎无法活动的情况下,它决定着视线上下范围的位置。颌眉角过大,病人处于仰头状态,无法看见脚下;颌眉角过小,病人只能看到脚下,而无法平视远方。手术团队经过多次精确的测量,再加上精准的手术操作,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截骨部位和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完美!
不同的颌眉角的视线范围示意图。图①为患者术前的视线范围;图②为合适的颌眉角视线范围;图③为颌眉角过大的视线范围。(制图︱王东方)
五是恢复身体直立时的脊髓损伤风险
患者长期的严重脊柱后凸,使得椎管内的脊髓长度增加;身体恢复直立时,稍有不慎就可能使椎管内的脊髓受压而损伤,患者就可能出现瘫痪。这和椎体截骨一样,也是风险极大的一关。好在刘汝银主任的手术团队经验丰富,并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很好地使身体恢复了直立而没有使脊髓受损。
六是患者的身体素质
由于患者长期行动不便,身体素质本身就差;再加上长期心肺功能受损,使身体雪上加霜。在无法增强患者身体素质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加快手术速度,把手术时间控制在患者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关键时刻,还是刘汝银主任熟练的手术技术起到了作用,在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这台手术。
高大上的手术设备
助力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成功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儿。手术团队技术再好、经验再丰富,如果缺乏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手术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在此次高难度的手术中,几种得力的手术器械和仪器帮了很大的忙。
一是超声骨刀。这种手术器械有一种“劫富济贫”的侠气——“吃”硬不“吃”软:遇到骨头的时候,它是锋利的刀,可快速截骨;遇到肌肉、神经、血管、韧带等比较软的组织时,它就“软”了下来。这样的特性使得手术过程中截骨速度加快,而带来损伤的可能性变小。
二是磨骨钻。传统的截骨,在精细截骨时,使用的是特制的骨凿,用手一凿一凿地截取。在此次手术中,使用的是电动的磨骨钻。可以想见,这种骨钻比手工凿骨要快多少倍。手术速度加快,手术时间缩短,这对于体质很差的周先生来说非常重要。
三是神经监护仪。在椎体截骨和恢复身体直立时,都有可能发生脊髓损伤而造成瘫痪。这种神经监护仪,可以在即将发生脊髓损伤时发出警报,提醒手术团队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避免脊髓损伤。
技术心理体力耐力,责任心
缺一不可
刘汝银带领手术团队正在为老周手术
对于这次手术成功的原因,刘汝银主任总结了八个字:技术,心理,体力,耐力。
高难度、高风险是此次手术的显著特征,没有丰富的手术经验、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接不住这台手术的。而面对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还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技术水平的发挥。而长达七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没有足够的体力显然是不行的。在脊髓旁边动刀,等于是在刀尖上舞蹈,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患者瘫痪,所以需要几个小时保持耐心精细操作,这真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技术心理体力耐力——这一切,刘汝银主任和他的手术团队都做到了。
患者术后X光片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患者如此严重的病情、高风险的手术,一些医院选择了避开。但河南省中医院脊柱病科刘汝银主任和他的团队,在面对患者四处求医碰壁后的求助时,迎难而上、勇担重责。作为医务工作者,在医患关系时有不和谐声音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种责任心极强的表现。而这种责任心和技术实力的结合,换来的是患者病情的改善,发自内心的感谢,还有信任!
排版:王东方
承古纳今 厚德为民
挂号:0371-60908747
医保:0371-60908829
急诊:0371-60908760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园田路口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关注河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