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虹是D药店的店员,一天,一位顾客来买某感冒药,雨虹经过问询后,进行产品推介,但是,顾客并不听雨虹的,拿着药径直去收银台结账了。
顾客走后,雨虹叹气道:“为什么有些顾客只认某种药,再怎么说都没有用呢?难道是自己说得不对吗?”
其实,雨虹遇到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细细分析起来,其实涉及到的内容却非常多。
顾客来店购买,选择哪种产品,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门店中的2000多个甚至更多的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多年,可以说,多数药的“岁数”比店员的年纪还大。它们能够一直在货架上占据一席之地,是有其特定市场原因的。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认定某个产品,有这样一些因素,相应地,销售时侧重点也不同。
不少在店销售的产品,是制药企业苦心经营多年沉淀的结果,有些企业主要就靠一种药“活”着,你说,他们能不做好吗?
而事实上,有不少产品在零售市场上,因其品牌、疗效、生产时间等成为了市场的“领导者”,也就是说,在大众心目中或者医生心目中是首选的产品。
对于这些产品,并不是不可置换,只是难度会增加,而有些产品其市场地位只是追随者,或者是补充者,也就是说,坐的不是头把“交椅”,要进行拦截可能是相对容易的。
每一个产品上市前,生产企业都会进行详细而精准的市场分析,看看自己的产品与目前在售的产品有什么不同,要怎样才能在竞争中抢得一点自己的“蛋糕”。
所以,生产企业会分析自己产品的特性,找到独特之处,比如只针对某一个特定人群进行销售,或是从价格上与竞争者来抗衡,或是只想占有某个地区性市场等。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在门销售的产品,我们最好要懂得“它”的位置是什么,这样在销售时,能更精准地锁定顾客。
举一个例子:比如三黄片,很便宜,在店里面如果有两个厂家的,价位相差很大,其中也有可能是规格不同,那么,针对年轻人,我们可能推荐价格高的容易些;而针对老年人,我们卖了价格高的,顾客是会“翻白眼”或者是唠叨的。
有一位负责运营的同事提过一个问题,说同样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什么不同厂家都说自己的那个更好呢?要么就说自己的规格好,要么就说自己工艺牛等等。
同样在其他竞争产品上,也会出现这种“打仗”的情况,尤其与厂家接触时,他们大都会宣传自己的优点更多,与其他产品对比自己怎样怎样。
其实,作为零售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那就是要自己会分析这些产品,弄清楚他们到底有何不同,而不能只是听产品介绍,真正有优势的产品,我们在销售一段时间后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有一些连锁药店采取一进一出的方式来应对这种竞争,如果是要引进一个品种,那就要将门店现有的某个同类竞争品种“踢出去”,以此保证门店销量。当然,前提是,要进行专业的分析,把真正好的产品引进来。
回到雨虹的案例中,其实在这次导购中,雨虹不必自责,因为这种感冒药可能有着较强的市场地位,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而那名顾客点名购买的行为,就是其市场地位的证明之一。
这个时候,相对而言,推荐可关联的其他产品,也许倒可能是有机会的。
我们在门店需要面对的药品品种很多,要想成功销售,只知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并不足够,有时间还要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分析。
特别提醒:
系统化学习药店120种常见疾病问诊流程
药品搭配、沟通技巧、健康增值方案
中医中药、情感营销、手诊面诊
商品陈列管理、团队运营、营销活动策划
数据分析等全面提升你的综合能力
.......
一年时间,快速成为
顾客尊重、老板器重、年薪15万的
药店灵魂人物
立即点击二维码查看
▶关注药店智汇,让你的药店比别人更专业、更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