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九寨沟县地震灾情发生后
省卫生计生委迅速发布了
《关于“8·8”九寨沟县地震灾后
公共卫生风险的阶段性评估报告》
并根据报告制定了
《“8·8”九寨沟县地震灾后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和
《“8·8”九寨沟县地震灾后
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方案》
关于“8·8”九寨沟县地震灾后
公共卫生风险的阶段性评估报告
《报告》建议:
▲加强水源保护,恢复供水方式
▲保障食品供给安全,注意饮食卫生
▲做好灾区安置点卫生管理
▲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疾病监测和爆发控制
▲努力恢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持续做好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强化饮用水监督监测
“8·8”九寨沟县地震灾后
疾病预防控制方案
灾情发生后,省、阿坝州、绵阳市等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应急工作组赶赴九寨沟县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保障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切实做好灾后疾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工作内容
▲开展疫情监测与报告
全县共有22家传染病报告单位,目前有4家不能进行网络报告。
已于8月10日启动了传染病症状监测和传染病日报和零报告工作,对于不能网络直报的4家医疗机构采用手机报告,同时正在进行网络报告设备抢修。
对有传染病疑似病例进行追踪核实诊断,并规定各医疗机构每日14时前将症状监测结果和网络疫情监测情况报县疾控中心。
▲加强饮用水监督监测
对灾区集中式供水单位开展监督检查。
对未开展集中供水的地区,加强临时供水点,特别是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饮用水监督,包括所供水的来源,运水、出水容器的清洗、消毒,并开展水质的快速检测。
原有供水方式无法恢复必须使用新水源时,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督导开展水质检测,符合水质卫生要求、水源保护措施落实后使用。
制订饮用水监测方案。
▲加强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
对灾区医疗机构、临时医疗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使用的消毒产品等开展监督检查。
重点是对医疗机构及临时医疗点的疫情报告及处置、疫苗和预防接种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和消毒隔离等情况进行检查。
▲对重点环境和场所进行消杀灭
对受灾乡镇居民点和临时集中安置点的垃圾堆放点、厕所(包括临时搭建的厕所)每日开展一次预防性消毒处理和一次灭蝇处理工作。
并根据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措施。
▲加强安置点卫生管理
制订《临时安置点卫生防病技术方案》,指导集中安置点的设置、卫生设施的配置。
集中安置点要做到“五有四强化”(有医疗服务、有卫生防疫、有厕所、有垃圾收集点、有安全饮用水;强化群众参与、强化环境卫生、强化健康教育、强化卫生行为)。
对分散安置点,以区域为中心,充实卫生防疫人员,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以健康教育、环境整治、除“四害”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强化灾后防病宣传教育
采用宣传单、宣传画和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形式,对灾区群众及救援人员进行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宣教,重点普及灾区群众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饮水安全知识。
▲及时调查处置疑似传染病疫情
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队伍,接到医疗机构或单位报告疑似传染病疫情后,立即开展核实疫情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工作,按照边调查、边处置的原则,及时开展疫情控制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和危险因素,严防疫情传播蔓延。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放射防护监督
主要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场所和过渡期设置的固定放射诊疗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放射场所及人员防护达到要求。
“8·8”九寨沟县地震灾后
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方案
当前,灾区的心理服务工作重点将从早期的心理救援逐步转入服务网络建设、人才培训、专业人员的能力提高和灾后心理疾病防治阶段。
为有效减少因地震给灾区群众带来的心理伤害,降低地震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致残程度,保障灾区人群和地震伤员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的服务工作网络、提升灾区专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努力降低地震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致残程度,为推进灾后各项重建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精神心理上的支撑作用。
工作任务
▲持续评估需求,动态调整实施方案
省精神卫生中心牵头,整合省内外心理援助资源,按照“简洁、快速、有效、全面”的原则,做好灾后心理援助需求的持续评估,将心理援助纳入整体医疗救治工作中。
▲做好灾区群众心理卫生服务工作
九寨沟县整合省内外心理援助资源,积极发挥当地转岗精神科医生的作用。
阿坝州人民医院加快精神心理科住院病区和门诊建设,协助灾区做好心理卫生服务工作。
▲关注地震伤员住院患者等重点人群
接受地震伤员住院患者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以及绵阳市、南充市直属医疗机构,应迅速组织包括创伤急救、心理干预在内的多功能诊治服务团队,对有高致残风险和已致残的地震伤员实施及时的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关注后续身心康复。
▲提高灾区专(兼)职人员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
省精神卫生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省人民医院为省级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全省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技术支持、应急处置、人才培训和工作督导等工作。
▲对口支援
省精神卫生中心对口帮扶阿坝州人民医院建设精神心理科,省精神卫生中心、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至少选派3名专业人员对口支援九寨沟县。
自贡、攀枝花、广元、南充等四大区域精神卫生中心,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的各项准备,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统一安排开展后续对口支援。
▲完善转介和联络会诊机制
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发现有需要医学干预的心理问题个体,应及时转诊到县(市)级医院治疗,或者邀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确保灾区病患人群得到及时、便捷、有效的心理卫生诊疗服务。
▲利用互联网+、电话热线提供便民服务
发放心理卫生服务便民联系卡,告知群众有那些问题时需要求助,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和联系人等信息,以方便寻求帮助。
省精神卫生中心开通面向社会的心理卫生服务热线(0816-2268885、18081200835),为灾区有需求的群体提供便捷的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精神卫生中心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心理卫生服务的信息化手段,积极发挥远程咨询、电话热线、网络门诊等技术支持作用,提供优质、便捷的心理卫生服务。
▲科普宣传
灾区各级医疗机构、精神专科机构、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灾群众安置点医疗服务站要针对地震伤员及家属、丧亲、孤残、学校学生、救援人员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服务,并避免因不当心理干预而致二次心理伤害。
结合灾区实际,通过举办健康巡讲、知识培训等方式,开设在线咨询、远程教育、电话热线,通过广播、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灾后心理卫生知识宣传。
灾难发生后
四川省各医疗卫生单位
在省卫生计生委的组织领导下
迅速反应
制定了围绕医疗救援
灾后卫生防疫
灾后心理健康干预等多方面的应急预案
灾难无情 人间有爱
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共度难关!
【四川卫生计生】
scweishengjisheng
卫生热线:12320
计生热线:12356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