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学科强才是王道!专家共论县域医院发展

围绕学科下功夫,才是县医院崛起的王道。



作者 | 万笑笑  曹秋香

来源 | 中国县域卫生

 

加强学科建设,让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得到更规范的治疗,已经成为县级医院的发力方向。县级医院学科建设需要来自政府、医院、专家、基层医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2017年8月19日,阿斯利康第三届全国县域医疗峰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医生近500人共论县域学科建设和分享临床经验。在会上,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县域卫生杂志联合发起,阿斯利康公司公益支持的旨在提高县级医院医生科研能力的“医塾学院”项目正式启动。

 

“医塾学院”项目正式启动

 

2017年8月19日正值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一周年2017“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医塾学院”在此日子正式启动,更显重大意义。

 

“医塾学院”项目负责人、《中国县域卫生》总编辑汪言安表示,希望通过“医塾学院”提升县级医院临床医生病例/病案的研究能力,规范其病例/病案管理能力,促进县级医院医生科研和临床能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未来一年,“医塾学院”项目将向全国县级医院心内科、肿瘤科、呼吸科、消化科、儿科、内分泌科、急诊科、骨科、ICU等临床科室招收学员,并将在全国21个省市举办培训会,首批计划培养400人。

 

在会上,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副院长丁罡,北京儿童医院教授申昆玲,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胡夕春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刘健在“县域医疗发展之路”圆桌对话环节,纷纷为县级医院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王辰:要有能做事的带头人和团队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永恒话题。不管是大三甲医院还是县级医院,都需要技术过硬的学科和业务过硬的学科人才。学科人才的问题就是医院管理者的问题——如何带领团体,如何做好管理。院长和科主任要胸怀宽广、与人为善。

 

在发现和甄别人才标准方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观察判断:一是要做事,不仅是想做事,而是有发自内心的做事欲望和激情。二是要善做事,不仅是能做事,而是有能力和创造力将事情做得成功出色。三是要按法度做事,做事要有原则,不可贪赃枉法。

 

丁罡:学科建设的核心就是人才队伍建设

 


县级医院应以患者需求为主,参考地方发病谱和地方常见病种发展专科,立足区域,以此促进学科群建设。这样,医院有业务,医生有活干,人才就自然而然留下了。

 

当医院发展需要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性引进,不能重复引进。一家医院里会有三种人:引进人才、派遣人才和当地医院人才。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分层次。比如,科室成员由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后备力量、基层成员等组成。医院要有医院文化,科室要有科室文化,这样才能把人融合在一起。

 

申昆玲:学科建设要有“行动”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哮喘患儿600多万,然而,接近30%的儿童哮喘没有得到及时诊断,近半数哮喘患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改变现状,今年2月在北京启动了“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此计划通过创新传统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医患的共同参与,实现哮喘病人的有效管理,并惠及全国600多万哮喘患儿。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以创新传统纸质版和手机应用程序(APP)两者为工具,明确了儿童哮喘的规范管理方案,为患者诊疗和家庭管理提供了标准化、个性化依据,实现了将医生的诊疗决策、哮喘基本治疗知识教育和患儿依从执行医嘱三者相结合,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医生评估哮喘控制状况、家庭自我管理缺位的状态。还实现了与哮喘相关检查如峰流速(PEF)监测的实时关联,从而有助于提高患儿自我监测的依从性。同时,通过日常监测数据的上传和分析以及与医生的互动等,帮助哮喘患儿实现更好的自我管理,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在健康管理尤其是慢病管理方面的优势。

 

胡夕春:多开展医生培训工作

 


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诊断清楚了,选择治疗方案也会心中有数。比如乳腺癌肝转移,遵循指南规范,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该用内分泌治疗就用内分泌治疗,该用化疗就用化疗,HER2阳性患者还可以加上靶向治疗。

 

肿瘤诊断的极光计划是第一次,乳腺癌极光计划昨天刚刚成立,首先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希望乳腺癌“极光计划”的实施可以提升县级医院管理及医疗服务,真正做到综合“派下去、请上来、团队带团队”等多种形式具体开展培训工作,使县级医院能够切实满足“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需求。

 

刘健:尽我所能 贡献力量

 


全球每年因急性胸痛就诊急诊室的患者不在少数。据统计,美国每年有800万人因急性胸痛进行急诊。其中,50%的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由此可见,急性胸痛救治的重点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前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CAPACS)研究提示,ACS治疗主要存在四点问题:(1)患者求治明显延迟,二级医院平均求治时间为5小时,三级医院为8小时;(2)诊治流程不规范,有20%的患者出院诊断存在错误;(3)治疗不规范,仅有1/3的STEMI 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而2/3的高危ACS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治疗;(4)ACS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二级医院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8%。所以,ACS的救治依然有很多路要走,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县级医院在胸痛救治探索之路上,成立胸痛中心无疑是一个势在必行的工作。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