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体检的目的,很多人的理解是,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除此之外,体检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未病先防”。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随之而来的饮食不规律,很多疾病出现了年轻化、多发的趋势。比如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定期体检可以了解身体潜在高危因素,那么,常规的体检项目,可以检出哪些疾病的征兆呢?
尿常规:如果尿常规出现了红血球、蛋白、甚至肉眼血尿,提示可能会出现哪些疾病呢?出现白血球呢?
专家解答: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等内科疾病的可能性都很大。除此之外,提示可能有尿路结石、肾脏或输尿管或膀胱肿物等外科疾病。出现白血球通常提示尿路感染等。尿常规出现一个+号的尿蛋白,如果隔段时间复查结果正常,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或感染所致,属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因肾脏疾病所致,复查尿蛋白不会消失甚至会持续升高。
便常规:很多人在体检中不愿意做便常规,觉得很麻烦,或因为当天没有大便,就放弃此项检查了,那么,这项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呢?
专家解答:便常规的目的是观察是否有隐血或白细胞等。通常,胃肠道的肿瘤、息肉或溃疡等出血,会导致便潜血阳性,便潜血阳性是肿瘤的早期表现之一。配合直肠指诊,能发现早期直肠癌或前列腺癌。
血常规:血常规异常,预示着身体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
专家解答:血常规主要关注三项:是否贫血、白细胞高低、血小板高低。其中,贫血预示着机体存在着吸收不良、体内有丢失、合成不良或消耗等问题,应积极对待。白血球高低预示着感染、造血问题、骨髓问题等;血小板的高低同样提示合成、破坏、消耗等问题。
半胱氨酸:很多单位的体检项目里有一项是检查“半胱氨酸”的高低,这个检查有什么意义呢?
专家解答: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人数更多,据统计,约75%的高血压患者伴随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类人以后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比别人高。如果本身是高血压,这个指标又高,这部分人群日后发生脑卒中的几率就更大,属重点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
血糖:如果血糖检查数值略高于正常水平,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吗?
专家解答:不能。是否可以确诊为糖尿病,还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进行筛查。通常来讲,空腹血糖超过7.0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检查结果略高于正常值而低于7.0,可以进一步查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若这个数值也超出标准之外,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糖尿病患者。
外科常规:有人认为外科检查如乳腺触诊、甲状腺触诊、肛门直肠指诊等,检查方式简单且不方便,所以不愿意检查。那它们有没有检查的必要呢?
专家解答:是有必要的。
1.如果乳房有肿块,医生通过手检能够查其活动度、质地等特征,据此初步判断是否要做进一步的超声检查等。
2.甲状腺触诊一是看它是否肿大,二是看是否有结节。人体特殊生理阶段如青春期或哺乳期,甲状腺都可能会肿大。单纯的肿大并不可怕,如果出现结节,尤其单发的结节,就要格外重视了。如果外科检查到结节质硬、活动度差,周围淋巴结大,建议做进一步甲状腺的彩超甚至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3.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基本上都可能会有前列腺炎症、增生的问题,与喝酒、吸烟,吃辛辣食物均有关系,通过直肠指诊,可以查是否有前列腺结节以及结节的大小,是否需要进一步做超声检查等。
转氨酶:转氨酶高一定是肝炎吗?
专家解答:转氨酶一旦升高,提示肝脏有损伤。高于正常值有可能是饮酒引起的,也可能是服用药物引起的,如属这两种情况,体检者不服药或不饮酒,过一段时间再复查,转氨酶的指标就会恢复正常。如果因肝炎或脂肪肝而导致转氨酶“超标”,则要重视了。获取准确转氨酶值的前提是,体检前一天晚上要吃素食,体检当天早晨空腹,即空腹8-12个小时再做体检。
其他项目:有人嫌麻烦,体检时经常漏项,只做B超、抽血检查,其它项目可做可不做,这样做的弊端是什么?
专家解答:各体检项目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以及互补性,有些疾病的发生表现为多项指标出现异常,有时又仅仅表现为一项指标异常,更要注意的是有些疾病特征则并非超声、抽血检查就能涵盖的,因此就要求全面,不遗漏任何一项;医生会根据任何一项检查结果异常来判断下一步措施或结合多项异常给出结论;所以提醒大家体检时项目要做全面。
体检报告:个人需要留存每年的体检报告吗?
专家解答:体检报告是个人健康状况的真实记录,个人应该留存。日后就医时,可提供给医生做参考。个人应该听取体检报告“健康建议”内容,并自我监督,按其执行,如果能持之以恒,必定受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