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遍地繁花 基层医疗稳暖百姓——“吉林医改,从盆景到园林”系列报道之二

遍地繁花,基层医疗稳暖百姓


春夏之时,草长莺飞,繁花遍地。一项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正如春天里的片片花海在吉林大地喜悦着百姓的心情。

家庭医生、硬件配套、公共卫生等一系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以全面开花之势,在吉林省广大百姓的家门口,构筑起守护健康的坚固防线。


花海一片 每户配有家庭医生


爱看“美剧”的人会发现,家庭医生是作为一种职业深深渗透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美国人看病第一步先找家庭医生,一些普通常见病就通过家庭医生解决;解决不了,再由家庭医生联系专科医生继续对症下药。

而我们一旦生病,却习惯了直接选择心目中的大医院。这一现状,随着国家在2016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将有所改变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坐堂诊断变为主动问诊,将单一的疾病治疗变为综合的健康管理,进一步落实了预防为主方针,实现了防治结合,使群众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长春市绿园区卫生计生局局长王柏说。

就医习惯使然,百姓能否相信在医疗诊疗链上处于最基层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能力提升:注册+传帮带+专业培训

吉林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遴选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全科医生、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组成家庭医生团队。那么,医生团队的业务能力如何提升?

吉林省首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补充注册工作,目前全省基层机构增加注册1744名全科医生,扩充全科医生队伍。其次,要求医联体上级医院要定期派专家下基层,通过驻点服务、会诊、带教等方式,帮助基层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长春市绿园区联合吉大一院、吉林省人民医院、长春市中医院、长春市二院开展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同时,组织业务培训,东辽县定期邀请省级专家举办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重点对全科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进行培训。长春市朝阳区南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请进来,走出去”,聘请专家来授课,全科医生去“三甲医院”轮训。


家庭医生角色定位:生活顾问+健康帮办

帮助缺乏专业知识的患者提升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的行为能力,避免患者因医学知识缺乏而出现“病急乱投医”现象,获得长期、协同的健康照顾,从而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格局。

东辽县的经验是家庭医生的服务人群要重点先行,他们选择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重型精神病患者、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等有特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人群,与乡、村医生进行签约服务,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截止目前,全县辖区内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41个,签约12.7万人,签约率达到了36.89%。初步实现了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健康保障方式的转变。通过家庭医生进村入户,进行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

家庭医生服务范围:网格化+一个也不落下

签约家庭医生综合考虑服务人口、群众需求、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实行网格化管理,消灭盲区。

洮南市大通乡卫生院采取“分片服务,分级管理”方式。根据村卫生室分布特点,以辖区14个村卫生室为基础,将每个行政区域“网格化”划归相应的村卫生室,保证辖区所有居民均能得到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医院和村卫生室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明确所管辖的村居分布,并在各村卫生室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公示牌,公示团队服务人员、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

家庭医生有偿服务:职业尊严+劳动价值

省卫生计生委、人社厅、财政厅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吉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与签约服务费等有关意见(试行)》,明确吉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付费政策:基础性服务全省统一、政府购买;个性化服务体现地方创新,政府购买与个人付费相结合。基础性服务包与个性服务包最终要体现在“家庭医生签约合约文书”上,提高法律意识,履行双方约定。

通化市东昌区新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设计8类基础包、4类个性化包。基础服务包为无偿签约,为居民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服务包为有偿签约,根据签约居民个性化需求,由中心与居民签订契约并协商收费。

百姓看家庭医生:签与不签不一样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设立家庭医生签约公示牌、印制宣传卡、制作宣传栏、进居民区宣传讲解等多种方式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度与认可度。

居民逐步感受到“签”与“不签”不一样:一是慢病用药延长,慢病实行长处方管理,慢病用药由原来2周延长到4周;二是转诊转院变轻松,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和上级医院建立的绿色转诊通道,比自己到医院盲目挂号就医要快;三是获得服务方便,签约之后,医生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随时获得健康咨询服务,甚至是上门服务;四是费用节省,通过家庭医生的健康促进和合理的就诊指导,减少了不必要的诊疗费用。

 

截至2017年6月末,全省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169个,23329余名基层医生加入服务团队,全人群签约率20.29%,重点人群签约率43.86%。

 

花海又一片 公共卫生服务,扩增深入

2016年,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展到12类46项,基本覆盖了居民生命全过程。2017年,人均政府补助标准由2016年的45元提高到50元。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提升年”活动。

全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覆盖所有县(市),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服务,年度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全省9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省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和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均高于国家指标。

在全省30个电视频道投放健康教育公益广告,开办“健康大讲堂”、“健康吉林”等栏目;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省21个县(市、区)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城区和农村开展均等化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健康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花海片片 基层综合改革,医生、设备、机构全面配套


实施基层综合改革时,全省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6家,其中,乡镇卫生院78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家;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3130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设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基层综合改革以来,全省累计投入8.09亿元,为每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配备一辆急救车和一套车载急救设备,为每个行政村建设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全省已形成“一乡一卫生院,一街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行政村一卫生室”的规划布局。

2016年,全省建设完成3000个村级“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实行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全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健康小屋”220家、乡镇卫生院中医便民馆240个,完成968个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项目、38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为4385个村卫生室配备适宜中医诊疗设备。

全省通过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人才工程等项目, 建立起省、县、乡、村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

吉林医改新模式


创建“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采取“一个家庭医生团队、一个二级医疗机构、一个三级医疗机构”的“1+1+1”签约服务模式,在长春、延边、松原、通化4个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

基层医疗改革大事记

2009年-2012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层服务网络全面布局,较国家要求时限提前一年完成。

2016年5月

长春、延边、通化、松原4个城市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2016年末

省医改办等7部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签约服务工作在全省全面开展。

2017年7月

省卫生计生委、人社厅、财政厅、物价局、残联、中医药管理局、医改办联合印发《吉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与签约服务费等有关意见(试行)》的通知,进一步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措施。

2017年8月

省医改领导小组召开全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典型工作经验,推进全省签约服务工作均衡开展。


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关注吉林卫生计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