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
这一天,
故事里的牛郎和织女让人神伤,
故事外的我们欣喜若狂。老一辈人说小时候的七夕夜晚,
大家一起搭起供桌,
摆上瓜果,
拜拜牛郎和织女,
祈求祝福和好运。
日子又过了几十年,
年轻的爸爸带着妈妈在葡萄架下,
据说可以偷听到牛郎织女的情话。
……如今,供桌没了,葡萄藤消失了,
这种被称为“仪式感”的东西
似乎变得越来越轻。
但其实,瞥一眼沿街手捧鲜花含羞而过的美丽姑娘,
就会发现仪式感依旧扎根在每个人心里,
只不过生活富裕了,
一味被称为“浪漫”的药引渗入其中,
“仪式感”因而变得多样化:
鲜花、红酒、巧克力……
电影、项链,购物卡……
其实,爱是一场马拉松,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没有健康,何来浪漫?
有了健康的体魄,
才能让你们在爱情的道路上,
驰骋得更长远。
头发花白时还能一起携手走世界,
有什么比这个更浪漫呢?
所以,爱TA就要求TA健康~
七
夕
养
生
习
俗
七夕佳节有着非常浪漫的色彩,
是少男少女们相会的好机会,
也有许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风俗,
还蕴藏着中医药文化。
七夕佳节有配药的习俗,人们常用松柏等入药配方,甚至还主张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并称它们为长生不老的仙药。中医认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
荷叶有着非常好的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作用,还能起到非常好的止眩晕,清痰,泄气,止呕的功效。
七夕,闽西客家人习惯用仙人草冬瓜块和水熬煮,再用洁净的瓦坛密封贮存,以治疗发热、头痛、中暑、惊风。这是有医学根据的,《本草求原》说仙人草能“清暑热,解脏腑结热毒,治酒风”,《本草再新》说冬瓜“除心火,泻脾火,利湿祛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
七夕储水的习俗由来已久。雍正《广东通志》载,“家汲井华水贮之,以备酒浆,曰圣水”,光绪《惠州府志·风俗》亦记曰:“七夕,男女晨起担水贮之,谓‘七夕水’,饮之可以治疾明目”。
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取回水后用新瓮盛起来储存,用于治疗疮疖,除去湿毒,医治多种热证。中医认为,井内之水,多喝能消热解毒,利于小便赤热、艰涩不畅、烧酒醉死等。
七夕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说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给小孩煎药杀虫效果好。中医认为,露水可以入药,可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湖南《攸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原籍浙江的台湾作家琦君,在《髻》中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发。还有些地区的未婚女子,喜欢在节日时用皂角树等树的液浆或枝叶汁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当中除了女性祈愿仙子佑护之外,也有一定的医学道理。如皂角树枝叶煎汤沐发,能够清热化湿、祛除多余脂肪、通畅毛囊,对防脱发和乌发效果颇佳,不会刺激头皮。再如黑骨木树浆黑发功效也是极佳。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五子的药用价值很高。
桂圆有开胃益气、养血健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红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榛子有“坚果之王”的美称,《开宝本草》说它“主益气力,宽肠胃,令人不饥,健行”;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瓜子据《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具有清肺化痰、润肠通便等功效。
七夕节这一天还要吃“巧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巧果的主要成分是小麦面。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