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由月亮变化和日全食想到的


摘要:本文结合日食月食现象,对月亮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科普解说,还借题发挥对易经,“观”点,太极图等进行大胆探讨。将科学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贯彻“中西融通,做而论道”精神,是本论坛宗旨之一,欢迎感兴趣者参与讨论。

 由月亮变化和日全食想到的

今年八月,我正好出差美国,在与同学朋友的聚会中得知美国中部各州有一次百年难遇的“日全食”现象,不少美国人特地驱车到最佳观景地观赏奇观。我随口一说:这天一定是农历三十或是初一。朋友们很奇怪“你哪能知道?”我说“我有十足把握,肯定没错!”现在资讯发达,当即手机上网搜索,8月21日确实是农历三十。我还进一步补充说我只要一看月亮的形状就能估算农历初几,朋友们将信将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月亮的变化及隐含的科学道理。


谈论月亮变化这个话题有何意义?

1

如果问月亮和太阳哪个重要?有人答:月亮重要!因为月亮晚上出来可以照明。太阳大白天出来有什么用,不是多余的吗?(一笑)。但如果我们抛弃玩笑成分仔细想想,谁大白天的敢盯着太阳看呢?而晚上月亮出来多有诗情画意!我国古人从月亮的变化得到许多科学知识,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我国的历法以太阴历(农历)为主(其实是阴历、阳历并用,既有春节、中秋......也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影响我国文化进程上千年。

2

如果我说古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产生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易经》,你千万不要以为是我“瞎掰”。易,古文,日、月合在一起称为“易”。古代生活节奏慢,各种事物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结果,而宇宙中变化最明显的自然现象就是太阳和月亮。古人“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总结出其中的规律。简化又简化,归纳又归纳,最后总结出一部《易经》,号称“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被誉为“群经之首”。易经是讲变化的经典,有“变易、简易和不易”三大原则。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如果需要将“变易、简易和不易”用一句话来概括,不妨这样说“用回到简单(简易)的方法将宇宙中千变万化(变易)现象中那个不变的东西(不易)给找出来”。而这个不变的东西,我们可以理解为宇宙中变化的规律,有人称之为道,有人称之为佛,有人称之为上帝,有人称之为本体,有人称之为真理.......

这也是本文要借题发挥的缘由,算是立题依据(一笑)。

月亮变化的道理

言归正传,回到月亮变化的话题上来。笔者从小在农村长大,仰望星空,不仅观察到月亮的形状(月相)每天在变,还观察到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两个事实需要注意:

1

月亮本身不发光,靠吸收太阳光反射出来。因为月亮呈球形,太阳光照射过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看到月亮的月相变化图。

2

月亮每天比前一天出来得晚。因为阴历比阳历每月少一天(可以理解为月亮跑得慢,一个月后太阳追上来一圈)。据此推算月亮每天比前一天晚24小时/30天=0.8小时/天(闰月的道理在此)。

月亮变化的规律

1

我们观察到月亮上半月每月初三初四从西方开始出现,月牙每天成长,出来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晚,直到十五,太阳落山后,一轮圆月从东方冉冉升起;然后盛极而衰,月亮开始亏损,升起的时间继续延迟,到农历二十五、二十六后半夜才升起,只有早起的人才可以看到月亮还挂在东方。快到月底,月亮直到早晨才跃出地平线,很快太阳就追出来了。由于太阳光强烈,一会儿月亮就看不见了。月末月初我们无法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和太阳同时在天空运行。一直到下月初三、初四,月亮又在傍晚西边天空出现,从而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

另外,月亮的形状是如何变化的呢?前面讲过,月亮靠反射太阳光照亮大地,可以肯定月亮的光亮的一面一定朝向太阳,即上半月的下午朝向夕阳。而下半月的早上,月亮光亮的一面一定朝向东方。

2

月食发生在十五,日食发生在三十或初一。

01

所谓月食,是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亮中间,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就会发生月食现象。一般情况下,地球不会那么凑巧正好处于太阳月亮的直线上,此时月亮几乎全反射太阳光,我们就会看到明镜似的一轮圆月。但有时候月亮、地球和太阳恰好处于一条直线(呈180度角),就会发生月食现象。月全食是月食的极端情况。

月食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记得本人读大学期间,一次农历十五的时候犬吠特别厉害,心中隐约有种预感,当晚发生了地震。幸好不是强震,同学们都跑到操场上。

02

所谓“日食”,是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正好把太阳光挡住了,就会发生日食现象。由于月亮体积小,所以只有所谓“月食带”地方的人才可以看到此现象。

记得小时候某年春节大年初一,四川发生过一次月全食现象。天空突然暗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又亮起来,给笔者留下深刻影响。今年八月恰逢美国中部各洲出现日全食现象,美国NASA发布的月食带如下图。

从月亮变化得到的启示

1

古人称月食为“天狗吃月亮”,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好的征兆。一般情况下“月有阴晴圆缺”,“潮涨潮落”都是自然现象,这与“天狗吃月亮”有本质差别。笔者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世间事不能太圆满!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或许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2

关于“观”点。我们观察月亮,可以我们所处的地球为观察本位;也可以站到外太空,从远处观察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以及月亮围绕地球转。我们不能笑话古人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就是错误的,“立”场不同而已。我认为“地心说”、“日心说”两种观点都不错,都符合科学道理。打个比方,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正确,但牛顿的经典力学在低速范围内足以解决现实问题。所谓观点,其中“观”的本意就是“看”的意思。站在观察者本位看问题,称为主观。站在旁观者看问题,称为客观。因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迥异,从而得出不同结论。如果停留在“眼见为实”阶段,只相信所看到的结果,固执己见,就无法理解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如果我们学会从更高纬度观察事物,结论会更全面,也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据说真实的世界有十二维,慢慢修炼吧(一笑)。

3

南怀瑾先生在《我说参同契》讲到关于月亮的故事,易经坤卦卦辞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一般算命书注解“朝西南方向行就会得到朋友,朝东北方向行就会失去朋友”。据先生论断,因为两个字笔划相近,有人误把光明的“明”认作“朋”。原来如此!“西南得明,东北丧明”是说月亮变化的自然现象。不过,先生的意思是月亮在上半月傍晚从西南方向开始出现,下半月早晨在东北方眉毛之月看不见了。据我猜测,上半句话没问题,但下半句“东北丧明”似乎很勉强。经过认真思索,本人斗胆推测,“西南得明,东北丧明”说的还是月相的变化,上半月西南方向越来越亮,而下半月东北方向越来越暗(注意:从我国中原地区仰望月亮,月亮从东南升起,到西南方向落下,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假如仔细观察月相的动态变化,我们不禁惊奇地发现:初一到十五,月亮光亮部分越来越多,到十五达到满月。阳极阴生,十五到三十,月亮阴暗部分越来越多,到三十(初一)漆黑一片。然后一阳来复,开始新一轮变化......这难道不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太极变化图

张福利 2017-8-20构思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备注:本人非天文学专业人士,具体数据请参考有关文献。这里推荐一篇报道:“首席科学家现身,揭秘中国探月规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访谈。还可以搜索百度百科“月相变化”等。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