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需要做到更好。”
——资阳市唯一获评个人侯锡斌
8月17日,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侯锡斌喜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
能获得全国性的大奖
卫小计觉得真是蛮厉害的
那侯锡斌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赶紧和卫小计一起
去听听他身边人怎么说!
患者:“这种感激只有经历了生离死别才能体会”
8月31日下午,侯锡斌一到医院便开始查房。在走廊尽头病房里,今年67岁的张吉书躺在病床上,刚刚拔掉喉管的他说话还很吃力,拉着侯锡斌的手,张着嘴嘟囔着,眼里闪烁着些许泪光。
5月28日这天对张吉书来说,就像是一场噩梦。早上6点,他骑着电瓶三轮车被小汽车追尾后摔落至60cm高水沟里,电瓶三轮车侧压于他的胸腹部,造成23处肋骨骨折。送入医院时张吉书意识模糊,呈昏迷状态,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幸得侯锡斌及时抢救。
(侯锡斌正在做手术)
在侯锡斌的办公室,白色的墙壁上挂满了“医术高明 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拯救生命”的锦旗。一名患者家属告诉卫小计,虽然制作一面锦旗的费用只需要几十元钱,但这面锦旗包含的全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无限感激之情,这种感激,只有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后才最能体会。
医院:大刀阔斧搞改革、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卫小计了解到,侯锡斌从医26年开展手术近万例,每年成功抢救车祸伤等多种突发性、群体性危重伤10余例,抢救肝破裂等10余名,累计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例次,成功治愈被“判了死刑”的患者达50多例。
2008年,侯锡斌调任雁江区人民医院外科主任,狠抓医疗质量和外科业务培训,带头指导培养人才,组织选拔培养一批副主任、副护士长、科室骨干作为后继人才近30人。外科医生刘华就深有感触地说,科室太舍得培训新人,不然自己提升不可能有这么快。
2012年,侯锡斌担任业务副院长后,在医院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创新制度,着力改革,柔性引进三甲医院专家团队来院坐诊、示范查房、师带徒及开展科研新技术,将内科系统由大内科调整为7个二级学科,外科系统由大外科调整为4个二级学科,内外科系统学科建设水平走在了全市同级医院前列。
(侯锡斌正在查看患者的片子)
不仅如此,侯锡斌还争当对口支援先锋。
2012年
带队到雅江县人民医院主刀并组织该院腹腔镜手术项目。
2013年3月-10月
在甘孜县甘孜镇中心卫生院对口支援期间,参与诊疗病人1100多人次、业务培训45次、巡回、义诊就医患者1200多人次。
2013-2014年
在雁江区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参与诊疗病人100多人次、业务培训10次、手术示教15次,使当地医务人员的疾病诊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受到了当地群众及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2013-2014年
积极参加健康扶贫,带领集中诊疗服务团队下到贫困村开展集中诊疗20余次,个人诊疗300余人,入户诊疗10余人。
雁江区人民医院院长唐军表示,侯锡斌之所以能够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的先进个人,来自于他自身的努力,是对其工作的充分肯定。作为雁江区卫生计生系统第一位获得此项荣誉的医疗工作者,全院医护工作者将以他为榜样,充分发挥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职责,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侯锡斌认为,他只是资阳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一个缩影,还需要做到更好。“一个人优秀与不优秀,在于工作中是否兢兢业业,在于是否能够出色的完成工作。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侯锡斌正在与科室医师讨论病历)
家人:心怀愧疚,外科医师心中藏着一本“育儿经”
侯锡斌用手术刀书写了人生的辉煌篇章,却对即将出国读博、独立有主见的儿子感到深深的愧疚。
侯锡斌说,因为工作性质,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回想孩子成长的这些年,他沉默了。“儿子成长的这23年,我基本就没有管过他,从业这些年,我越发懂得‘生’对病人的重要性,我也会尽最大努力,让那些危重症病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是对于儿子,真的是感到深深的愧疚,在他成长的重要节点,我却没有陪他度过。”
在学习中,侯锡斌尽量将儿子往更好的方向引导。“在他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与他谈论考研读博的事情。他读的是金融专业,本想让他考研时报考美国的学校,但他觉得有点难以实现,我就与他商量,最后我们以‘报考英国的学校,硕博连读’成交。”这位外科医师谈起自己的“育儿经”,脸上多了几分成就感。侯锡斌在儿子的学习目标引导中,往往是拟定一个高于预期的目标,这样就能排除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最终确定为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