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轻点手机,30分钟后一份热腾腾的美食便可摆在面前。外卖方便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但随之衍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外卖餐盒的安全环保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8月25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美团点评集团主办的“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环保——食品、餐饮包装环保与创新应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对保证外卖餐盒的安全环保进行了交流探讨。
“餐盒餐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餐饮企业和网络订餐平台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使用无毒、无害、清洁的食品包装和餐盒、餐具,从而保证餐食的质量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监二司司长马纯良在此次研讨会上表示,要鼓励餐饮业和平台使用环保、可降解的食品包装和餐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管,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外卖行业一路高歌猛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外卖订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普遍的消费模式,巨大的消费需求驱动行业高速发展。如果按食品工业增长率为6%估算,网络餐饮的增长率已高达88%。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网络餐饮市场自2011年起一直保持较高速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1662.4亿元,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045.6亿元。其中仅美团一家外卖平台,截至今年6月的日订单量就达1300万份,日交易额已突破5亿元。
“3年前,美团外卖小哥的人数还为零,如今这个数量已经上升为30万。”美团点评集团首席食品安全官钟永健指出,外卖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但行业快速发展背后却潜藏着食品安全风险和生态危机。
快速发展潜藏安全隐忧
“每天工作忙,经常加班到深夜,根本没时间做饭,只能靠点外卖解决。”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之前曝出塑化剂问题的时候,挺担心外卖的食品安全,尤其遇到用特别薄的塑料袋装非常烫的包子、麻辣烫时,感觉很不安全。”
消费者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中餐烹饪方式多油和汤,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外卖餐盒的材质均为塑料。业内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用塑料餐盒盛放高温食物,餐盒本身存在的塑化剂等化学成分有可能会溶出,潜伏食品安全风险。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副教授杜斌则表示:“如果以填埋方式处理塑料餐盒,塑料虽然不降解,但附着在餐盒上的其他有毒物质则会进入土壤,继而回到食品源头,产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外卖餐盒的环保问题更加突出。《新塑料经济学》报告称,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加上处理中的损耗,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
外卖餐盒和包装袋理论上属于可回收物品,然而由于其质地轻薄的特点,在物资回收者眼里不具备回收价值,陷入了难以再利用的尴尬境地。“现在回收塑料餐盒的价格大概是每公斤2元,利润太薄,而且用过的餐盒都太脏了,回收意义不大。”一位垃圾回收站人员告诉记者。
除回收难外,外卖餐盒还面临难降解的窘境。“这些一次性外卖餐盒的平均使用时间为25分钟,而使用过后,每个被废弃塑料用具降解则至少需要470年。”业内人士表示,塑料餐盒只能被当作垃圾处理,无论填埋还是焚烧,这些“白色垃圾”都会给环境带来巨大负担。
“‘可降解’是解决环保问题的手段之一,然而落地推广却遭遇瓶颈,最直接的困难就是成本。”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介绍,目前,技术层面没有问题,淀粉加入包装材料实现可降解“淀粉基”材料技术难题已经完全解决,最高可加入60%淀粉,包括加入10%淀粉的“填充型”材料,以及加入20%~30%淀粉的“混合型”材料。
但可降解材料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不少。据统计,2011年,普通塑料袋的价格约为1元/100只~3元/100只,而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要3.5元/100只~4.5元/100只,水产业用的可降解塑料袋价格高达5元/50只。普通塑料袋的成本大概是每吨1万多元,而可降解塑料袋每吨要2万多元。铁路上使用的降解餐盒比普通的餐盒价格高出1~2倍,生物降解塑料比普通塑料的成本更是高出15倍。
“限塑令”实行已近10年,如今主要集中在超市和商场里。相关数据显示,至2016年,超市、商场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而外卖领域的相关法令却近乎空白,尚未有外卖餐盒具体成分标准,对于是否要求使用可降解环保材料也无明确规定。对此,孟素荷表示,外卖餐饮行业标准亟待提升,企业应尽早介入标准制定,“早起步,早主动”或可破题。
监管科普两头入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破解外卖餐盒安全环保难题应从监管和科普两头入手,尽快落实外卖行业政策监管措施,同时加强消费者环保意识科普教育。
孙宝国表示,要培养消费者减少和重复利用外卖餐盒的意识。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消费者是否进行了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处理过程中是否也进行了分类。
钟永健介绍,美团点评平台可以对在食品安全、环保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餐饮企业进行奖励,为他们点亮环保标志,作为消费者选择的参考指标之一,推动餐饮企业对食品安全和环保加大投入。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于废弃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回收还没有相应的补贴机制。业内人士认为有两种方式可借鉴:一种是欧洲模式,通过政府采取强制性政策,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进行补贴;另一种是日本模式,通过培养国民素质,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
文 / 《中国医药报》实习记者 宿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