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以岭药业」可快速关注
以岭药业破解中医药产业化"三难"
把科技创新注入产业链每一环
1000万粒,是以岭药业通心络胶囊每天的产量;12.7亿元,是以岭药业通心络胶囊2016年的销售收入。
一个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方,克服了药材质量难保证、有效成分难提取、疗效难以获得权威认证等问题,实现产业化,以岭药业靠的正是科技创新。近日,以岭药业上榜“2016年度最具科技创新力企业”名单,年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
上世纪80年代初,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药业董事长的吴以岭在省中医院工作期间,研发出通心络、肌萎灵等中药组方,迫切希望将其产业化。吴以岭1992年在石家庄开发区创办了只有几间平房的医药研究所。以岭药业由此起步,开始中医药产业化的探索。
以岭药业成立20多年来,坚持“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创新运行机制,把科技创新嵌入现代中药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走出了一条现代科技中药产业化创新之路。
以岭药业在全国多地建有药材种植基地,对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和肥料使用等实施全过程监管,保证药材质量。占地上千亩的现代化药物生产基地也通过了国际和国内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认证。
把药材变成高效中药,必须要攻克“有效成分提取难”这一关。在以岭药业中药提取控制中心记者看到,提取车间有81个提取罐同时作业,只需几名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控制全自动提取设备,就能完成加水、调节温度、控制提取时间、药物浓缩、浸膏干燥乃至清洗罐体的全过程操作。
对于通心络胶囊等多种含有动物药的产品来说,普通粉碎技术无法击破动物药细胞壁,有效成分难以析出。以岭药业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虫类药超微粉碎(微米)技术及应用”项目并成功应用,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超微粉碎技术成功应用于中成药生产,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临床研究证实,采用微米技术生产的通心络胶囊在服用量减少1/3的情况下,取得了和原生产工艺相同的临床疗效。
在樊代明、钟南山、杨胜利等28名院士以及以岭药业研究院400多名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以岭药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以岭药业已研发出10个专利中药新药,10个专利中药新药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二三期临床,还有20个中药新药正进行临床前研究,产品覆盖心脑血管系统、肿瘤等多个领域,并先后获国内外发明专利200余项。
为攻克中药疗效难以获得权威认证难题,以岭药业采用了国际公认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循证医学评价方法,陆续对10多个创新中药进行了循证医学评价,并得出安全有效的结果。
目前,该公司的通心络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中药产品在韩国、越南、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注册并销售。
来源:河北日报 2017年9月12日 第5版
版权说明:图文源于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侵权可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 回文章顶部,点「以岭药业」进行订阅
2. 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