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临近,你是否给自己安排了一次自驾游?除了一路风景,行车安全当数最值得留心的问题。虽然车内座位有限,但在安全方面也有高低之分,尽可能地寻找最安全的座位,能为自己在行驶过程中多撑一把“防护伞”。
美国交通管理部门通过近10年事故调查得出下表,以驾驶员座位危险系数为基准,数值越低越安全↓
最安全的位子是后排的中间,有人把这个座位称为汽车的“黄金座位”,其后依次为驾驶员后边的座位、后排的另一侧座位,安全性能最差的就是副驾驶座位。
系好安全带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系安全带的司机死亡率为40.4%,副座乘客的死亡率为46.4%,而没有系安全带的副座乘客死亡率为53.6%。
发生事故时,瞬间时速往往达到50公里以上。如果没有安全带保护,巨大的惯性作用会将前排的人撞到前风挡、仪表板或是弹出的气囊上,造成颅骨或脊椎骨折等。
再加上司机在紧急时刻,会做出条件反射式的自救举动,所以处于副驾驶位置的乘客死亡率更高。
突发车祸自救法
乘客:在撞车的一刹那,乘客应马上侧身,迅速用脚顶住前排座椅,头颈紧靠车座后背,防止身体碰到前排座位而受伤。
司机:迅速用双手紧紧地压住方向盘,以减缓强大的冲击力对胸部、面部、颈部的冲击。
1避开两个魔鬼时间
11:00~13:00、17:00~21:00是魔鬼时间,这两个时段的事故占总量40%。
尤其是黄昏,人眼反应最迟钝,易出现神经和视觉疲劳,导致判断失误。
2白色车发生车祸概率最小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试验显示,白色和银灰色车最安全,黑车的事故率较前两种颜色高出近3倍。
事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黑>绿>棕>红>蓝>白和银灰。
白车色差最大,黑车色差最小。色差越大,眼睛的辨识性越高,越容易引起司机和行人注意。
3傍晚、清晨及恶劣天气开大灯
如果没买浅色车,则要让车身颜色与环境对比强烈。
早、晚及恶劣天气下,一定要将大灯近光打开,这样可以提高可见度。如果在车身上贴些颜色鲜艳的贴纸,会让车辆在白天容易被看到。
4车内装饰影响行车安全
内饰采用明快的配色,能给人以宽敞、舒适的感觉。
最理想的颜色搭配是,夏天用冷色,冬天用暖色,以提高驾驶员的情绪舒适度。
5上路前查轮胎
轮胎是“最脆弱的环节”,尤其在高速路上,可能因强度不够,中途爆胎。每次上路前,都要检查并重视换轮胎。
老司机通常按行驶的里程数来决定是否更换,这是不科学的。车胎也会老化,应该在规定时间内换。一般而言,轮胎的寿命是3年、8万公里。
6禁止做一些小动作
坐车时,尽量不要和司机聊天,也不要吃东西;
发生事故的瞬间,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喊大叫,以避免咬伤舌头;
在汽车急转弯时,应该注意保持好平衡,不要随意转动脖子,防止扭伤。
十一长假来临,不少人选择了假期出行。然而,出行时免不了公共交通,不少人更是上车就晕。对此,湖南康寿提醒您 ,晕车时不妨试着按摩百会穴、合谷穴、内关穴以及耳朵上的胃反射区进行缓解。
在旅程中,有一部分人是心理作用所致晕车,此类人群应尽量避免回想晕车的事,可通过聊天转移话题缓解。另一部分人则可采取闭眼睡眠,防止车的颠覆造成对身体的刺激。在上车前还应避免吃得过饱,否则易造成呕吐、反胃的反应;尽量选择靠窗的座位,用透气来缓解不适;还可准备一些水果和橘皮。由于车后颠覆大,对身体刺激更多,所以选择靠前的座位很有必要。
那要怎样利用穴位缓解晕车症状呢?首先,应闭目调神,身体肌肉尽可能放松,注意力集中到头顶,用食指和中指指肚按揉头顶的百会穴,力度适中,正时针与反时针各按揉30圈;其次,再用拇指指肚分别按揉手腕上的内关穴与手背上的合谷穴;最后,用两手的拇指与食指指端同时掐压耳朵上的胃反射区,力度可渐渐增大,以有疼痛感为好。
此外,有些人会采取“肚脐贴生姜”的方法来防治晕车。姜性温,能够止呕解毒,生姜所含的姜酮和姜烯酮有很强的镇静和止吐的功效。而肚脐则与诸经百脉相连通,此处皮肤的角质层比其他地方薄多了,非常适合引导药效、直达病灶。因此上车或上船前,现在肚脐上贴一片生姜,就能预防晕车晕船。若是实在晕车不舒服想吐,此时还是不要憋着,吐出来较好。